第第六六章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的编制和审核;掌握重要性的定义、适用范围和重要性的运用,掌握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弄清弄懂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评估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素,掌握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和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等问题。教学要求本章导入?毕业后你的目标或理想是什么?(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大公司的财务经理?企业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计划怎么去做?有何安排?重点放在哪里?案例: 塔奇?罗丝会计师事务所在编制联区金融集团租赁公司1981年度的审计计划及设计审计程序时,没有充分考虑存在于该公司的大量审计风险因素,联邦机构指责该年度的审计“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和监督”。事实上,1981年度的审计计划“大部分是以前年度审计计划的延续”。第一节审计计划缺陷如下:(8%). 大多数执行1981年度审计聘约的审计人员对客户以及租赁行业的情况非常陌生 最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决定对该事务所进行惩罚,要其承担公司出具虚假会计报告所带来的损失。案例分析:一、审计计划概述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高效地完成某项审计业务而制定的预期性的、整体性的工作安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三个关键领域审计要求审计成本审计风险审计计划的含义: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而制定的预期性的、整体性的工作安排。总体审计计划: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从接受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具体审计计划: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审计计划的影响因素:1、审计要求:审计工作范围,报告日期等。2、审计成本:时间、人力、物力。3、审计风险:审计计划的不断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作用:1、可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2、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3、可以避免与被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审计计划的目标:,,、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范围及审计策略。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5、审计小组组成与人员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7、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8、其他
审计学第六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