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加快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研究长宁县政府课题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发展临港经济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港口及沿港城镇的聚集、辐射等功能发展临港经济,实现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临港商贸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扎实推进长宁县临港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现就长宁县发展临港经济的实施范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操作模式等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长宁县具有重大机遇中共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在如何推进宜宾临港经济区发展专题讨论会上指出,四川宜宾港的开工建设,为宜宾发展临港经济创造了条件。作为宜宾沿江经济带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临港经济区的范围应该合理界定,分期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对临港经济区的内涵要进一步研究,从港口、城市、园区三个方面考虑,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形成有后劲的产业,通过打造临港经济区,形成宜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立足于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定位,放宽视野,统筹谋划临港经济区定位,大手笔谋划,带动和辐射川滇黔等周边地区,融入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脚踏实地加快进港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随着宜宾市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宜宾港在全市经济贸易和综合物流中的战略意义和枢纽地位将日益显现。如何加快推进宜宾临港经济区的建设,促进宜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长宁经济已经进入提速赶超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总体处在加速期,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兴起,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力进一步增强。长宁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百亿工业集中区,以醋酸纤维素、丰源盐化、泰宁化工、城邦物流为主的特色产业项目的成功入驻为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无限生机。特别是作为四川宜宾港重要组成部分的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的建成投入使用,使长宁真正实现了通江达海,既为长宁融入宜宾临港经济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也为长宁发展临港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长宁县应科学定位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跨越发展,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定位是前提。结合长宁实际,长宁发展临港经济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可以明确为:(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临港经济区的统一部署,围绕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建设“生态、魅力、和谐”的美好新长宁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优势,加强联合协作;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通过发展临港经济力促长宁跨越发展。(二)总体思路。深化“强工、重农、壮旅、活商、兴城、富县”的经济工作思路,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国际化为主导,积极融入宜宾临港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圈,面向全国大市场,对接知名大集团,增创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三)奋斗目标。到2012年,力争临港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区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酒类食品、竹类加工、机械制造五大产业集群集中成型;中国醋酸纤维素、西南盐化工、西部竹产业三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集中区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三、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长宁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一)全力培育优势突出新产业。
长宁县加快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