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台山史话:如是我闻五台山.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窒::o主持人l朱海华第五章高僧懿行五台山古代高僧五台普宁弘教大师传了性(?一l321).号大林,姓武。少时好学,天赋聪睿。拜大德老僧安公为师,削发出家。受具足戒后,游历各寺讲学之所,研究探讨经论。遇到真觉圆师,深受启发。之后周游南北几万里,穷览幽胜,所到之处定要咨访高人,切磋佛道。他拜师受教的比如柏林潭公、关辅怀公、南阳兹公等,都以教义理论之学著称。等到回来后,又参拜真觉,与真觉相比,高下立分,便说:“。”于是跟从真觉到五台山。没过多久,真觉便去世了。随即向北游历河北,隐藏踪迹在京城天子脚下,悠然游历在渤海之滨,好象就要忘记了世事。元成宗找回他让他住在万宁寺,身价振动传播中外。元武宗至大年间,太后在五台山创建寺院,叫普宁寺,延请了性住持。了性为人刚毅,颇负气节,不能俯仰媚悦于人,所以足迹不进都城,不拜访权贵。当时因为元朝尊宠西土僧人,他们的徒众很多,出入车马随从,好象王公贵戚。有的头戴红毛高帽子,以高贵威风自居。天下大德名僧,无不为他们敬礼,抠衣接足,请求西僧为他们摩顶,叫做摄受。了性见了西僧只长揖而已。对人解释说:“我岂敢轻慢别人?我听说君子爱人以礼,怎么可以屈下膝盖,自取卑辱。能做到屈膝的人,不是谄媚就是奸佞。我自己行我的佛道,对他们并无所求!”有见识的人都高看他。元英宗至治元年九月三日去世。在竹林寺废墟上建塔,谥号叫“弘教”。(《清凉山志》)二明清高僧金璧峰传明朝宝金(1307--1372),字璧峰,乾州石氏子。幼年体弱多病,因而归依佛门,依从云寂寺温公剃发受戒。后来专习禅观,拜会晋云寺海公和尚,隐遁在峨眉山,以柏叶为食。身体三年不挨床席。每次坐禅,七天才结束。一天,听到伐木声,忽然彻悟,汗流如雨,色心的根子这才断了。后来回到晋云寺,,海公说:“无用和尚说过:我座下出三虎一彪,你就是那个彪了!你的缘份在北方,应当到朔方去,定能弘扬我的道法。”金璧峰到北方游历,至五台山,住在灵鹫庵。施主信徒们争着奉养。逢到收成不好,施主们怕他受饿,布施的东西更多。金璧峰恐怕民众受饿,阻止布施不接受,布施的人不理解,金璧峰逃走才罢了。有一年天旱,元朝皇帝下诏让他祈雨,,金璧峰不接受。皇帝更加敬重他,赐他法号“寂照圆明大师”。明太祖洪武一年(1368年),明太祖下诏让金璧峰到奉天殿,应对让太祖满意。让他住在宫里,每天与皇帝见面,宣讲佛法义理,赏赐他紫衣金钵和御制诗,诗中有“玄关悟尽成正觉”的话。一天,表现出要圆寂。穿着衣服端坐着,辞别。弟子智信请他留句话。金璧峰说:“佛经的三藏法宝,!”安然逝世。火化时,得到许多舍利,五色灿烂,牙齿舌头念珠都没有烧坏。门人收藏起来,在文岫山普光寺建塔埋葬。金璧峰曾经制作了华严佛事的演奏,梵音清雅,共有四十二曲,盛行于世。(《清凉山志》)大宝法王葛里麻传明朝大宝法王(?一1408),名葛哩麻,乌斯藏人。道怀冲淡开阔,神通运用难以估测,名声传到中国。明成祖永乐年间,成祖派使者到西土迎接他,噶哩麻正好有到五台山游历的打算,接受成祖邀请到南京,路上宣读皇帝对他的敬重之情,封他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葛哩麻天性喜欢林泉,在朝廷之下,恐怕妨碍禅业,向成祖告辞,说要游五台。成祖殷勤关怀,再三留他,于是赏赐他銮舆旌幢伞盖等仪杖,派使者护卫送到五台山大显通寺。又命令太监杨升,重修大显通寺。兼修阿育王所建的佛舍利塔。使法王居住的地方庄严。在这之前,成祖和法王到灵谷寺斋戒,感应出现塔影金光的祥瑞。到法王进入五台山后,成祖放不下眷恋之情,因为想起前次的祥瑞,再次来到灵谷寺,成祖默默祷告,看到的祥瑞比上次更多。永乐五年四月,明成祖写信派使者送给—一篁:呈n台山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第二年,法王写信向成祖告别,逝世后火化,没有任何遗物。这一年,,皇上惊叹追慕,命令太监杨升,在显通寺旁边塑法王像。(《清凉山志》)释迦也失传明朝释迦也失,天竺迦毗罗国人,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后代。功德没有限量,神通难以测度。敬仰文殊菩萨,来清凉山游历。永乐十二年春天,才到达中国,住在五台山显通寺。这年十一月,明成祖听到他来的消息,派遣太监侯显下诏让他到北京,进入内殿,预先命令免于跪拜,在大善殿赐座,应对符合旨意,皇上大加赞叹。下旨让他在能仁方丈安住,皇上写信慰劳,赏赐十分丰厚。第二年皇上又写信,赏赐他金印和封诰。封他为“妙觉圆通慧慈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不久。辞别皇上到五台山,每次一人禅定,七天才起来。明成祖不断地写信,派遣使者表示慰劳。到明宣宗时,对国师更加钦敬崇仰,礼数超出常规。明宣宗宣德六年,释迦也失返回西域去了。(《清凉山志》

五台山史话:如是我闻五台山.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unli424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