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规划工作思路.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规划部2013年4月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本地传输网规划工作整体思路1南北及各省差异大,基本架构各具特点,目标架构实现程度差异较大统计口径理解不同,数据差异大传输资源复杂、资源统计准确性有待提高往年情况确立本地基础网络架构,规范各项基础资源功能定位和要求,分层分区制定规划目标梳理现状重点问题,聚焦网络建设重点提高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明确汇聚机房、综合业务接入点功能定位及要求;划分汇聚区、综合业务接入区,分层分区建设基础传输网络,提升网络的健壮性、稳定性,提高业务快速接入能力;?重点分析主干管道现状,聚焦问题段落,明确建设重点,提高管道网络可用性;?结合目标架构,完善核心汇聚层光缆网络;结合综合业务接入点布局、提高主干光缆网对业务接入的支撑能力;?规范网络结构,面向目标建设分组传送网,满足LTE等业务综合承载的长期需求。今年调整重点聚焦现状掌握不齐、资源挖潜程度存在差异发展策略落地差异大规划与计划衔接有待提高22?本地传输网采用目标网规划方法,构建稳定的基础网络架构,提出规划期实施步骤,后续根据技术和业务发展进行必要的优化。?以节点布局为基础,构建分层分区的光缆网目标架构,统筹规划,逐步实现网格化管理。本地传输网规划总体思路?OTN/分组/MSTP承载定位清晰?依托节点布局和承载定位,实现节点设备适度提前布局,结合业务发展及时扩容分层分区?垂直分层:核心汇聚接入?水平分区:以汇聚节点为中心划分汇聚区域,以综合业务接入点布局为基础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分区收敛?核心节点?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末端接入点?主干管道:根据市政规划和核心汇聚节点分布构建管道架构;?支线管道:结合综合业务区划分和业务发展,分区域规划?驻地网管道节点布局基础管道传输系统3?本地传输基础网络架构?本地管道规划思路?本地光缆网规划思路?本地传输系统规划思路目录本地传输网基础网络架构规划工作思路?形成初步共识,但由于南北差异大,各省情况不一,需作进一步细化研究,区分南北方,明确功能要求:?规范各层次节点名称?各层次节点标准、要求(选址、建筑条件、电源等)?需规划细化的工作:?统计数据的定义、表格样式等?关键指标确定?规范图例、图示要求统一本地网络架构认识南北方典型地市现状分析修正完善本地网架构规划内容要求重点指导省分细化架构发展策略《中国联通本地网网络基础架构建设规范要求》需专业间跟踪协调目前状态?与局房专业:协调核心节点、汇聚节点规划界面分工?与无线专业:综合业务接入点定位与BBU集中的相互呼应,规划期新增站点机房配套进行衔接?与有线接入:OLT布局规划?与数据专业:BRAS/SR布局5接入配线层/用户引入层骨干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主干层核心节点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配线光交箱末端接入点核心层光缆汇聚层光缆接入主干光缆接入配线光缆省干节点汇聚区域主干光交箱综合业务接入区本地传输基础网络架构—节点和层次划分6本地传输基础网络架构—分层分区规划规划思路:?根据基础网络目标架构,将本地网内节点进行分类层次化布局,形成核心、汇聚、综合业务接入点三层稳定架构?以汇聚节点为中心,依据地理状况、行政区划等,从网络组网的合理性和管理维护的方便性出发,将本地网划分为多个汇聚区,汇聚区内保持一定的网络独立性?根据用户分布、业务类型、接入方式,将单个汇聚区划分为多个综合业务接入区,通过综合业务接入点实现小范围分区收敛。本地传输基础网络架构—节点布局1)核心节点:本地网内各类业务核心设备所在机房,包括移动网交换局、PSTN汇接局、软交换TG局、城域网IP核心路由器、传输核心节点、骨干网等设备。2)汇聚节点:本地网内各类业务汇聚设备所在机房,包括传输汇聚节点、PSTN端局、IP网汇聚节点或业务控制层(BRAS/SR)等设备。新建机房使用面积建议一般不小于60平米。3)综合业务接入点:综合业务区内小范围业务收敛设备所在机房,包括BBU池、OLT、传输边缘汇聚等设备,是区域内传输汇聚节点的延伸,也是汇聚节点和末端接入点之间的衔接节点。现有的POP点(上海)、HUB点(广东)、二级汇聚节点、乡镇支局、模块局等均归为综合业务接入点范畴。新建机房使用面积建议30-40平米。4)末端接入点:各种业务的末端接入节点,用于移动基站(包含独立宏站、室分、RRU拉远等)、大客户、宽带接入点、AG等业务设备的接入,灵活地通过各种技术接入到综合业务接入点。核心节点、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是本地网内传输系统组织的关键节点,应从业务长远发展进行布局规划,节点的稳定性是传输系统稳定发展的前提。末端接入点根据业务的发展及时接入。本地传输基础网络架构—综合业务接入点8优点难点保障措施需求难度节省运营成本改变了固有的传输接入方式,降低了一般基站的成环率面向未来网络架构,制定相应的运维考核指标促进专业间综合

规划工作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