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惊沙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惊沙观后感厦门培训考试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惊沙观后感,提供全面的惊沙观后感信息,希望对您有用!惊沙观后感篇一:惊沙观后感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全体入党积极分子集体观看了一部红色影片——《惊沙》。这部红色主旋律以秦基伟将军年轻时为原型,演绎了一段西路军后勤部队临泽突围,以少胜多的战役,这部红色主旋律振奋了我们在场的所有观众。故事发生在西路军高台失守,第五军全军覆灭,紧接着临泽被围。依然清晰记得一名被抓到的第五军战士临死前的一句“如果我们有你们十分之一的补给和弹药,那么我们今天的位置就要换一下了,”明知不敌,但仍血战到底,这种自我牺牲,坚持革命的崇高信念值得我们学习。在临泽城的三天,是第五军过的最为艰难的三天。甘肃的寒冬,狂沙卷地,冰封千里。300多名红军战士缺衣少药、弹药严重不足,又被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马步芳部队主力五个团7000多人围困在临泽孤城里。三天,72个小时,却发生了这么多的浴血奋斗,这么多的惊心动魄,这么多的生离死别,如此艰难,让人觉得漫长地像是三年。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当中,秦基伟也没有放弃对于突围的希望,即使在最悲剧的情况之下,仍然能够保持对最后胜利的信心,这或许也是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到全国解放的根本原因。不抛弃,也不放弃,即使战死疆场也不举手投降。《惊沙》是红军精神的一种体现,不光是这一场战斗,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每一场战役都能够看到这种宁死不屈的奋战,国民党军队即使装备精良,给养丰富,但仍然无法打败共产党的军队,是精神这种强大的武器在支撑着他们前进。战争是残酷的,残酷到一种无法想象的地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到战争的可怕,那种子弹四周飞舞,炸弹遍地开花,敌人蜂拥而至的险境,这种地狱般的场景令人恐惧。但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却始终保持着为党和人民的光辉事业献身的勇气。秦基伟将军自然不必说。临泽被围时,他年仅23岁,却有勇有谋,坚持着带领的军队奋战到了最后。还有看似一脸书卷气的老彭,却展现了一身英雄气概,战斗到只剩下一个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那个性格刚烈的桂芳,她是一个对生活抱有美好愿想的女子,却有着汉子般的铮铮铁骨,宁愿死于战友的枪下,也不愿屈辱地死于敌人的手中。即使是那个小错误不断的老韩,还有那个稚气未脱的幺妹,最后也是死得壮烈,令人钦佩。他们都是一群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他们的精神如此高尚,他们的感情如此炽烈,而他们的事迹是如此的令人震撼。我不禁为革命烈士的纯粹热烈的革命情怀深深感动,为他们的牺牲深深震撼。回望过去烈士们的浴血奋斗,再看如今我们的和平生活。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不必再过着战争时期老一辈哪样的艰苦生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却那一段岁月。老一辈先烈们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而我们的使命则是保护这个浴血重生的新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并不像以往的战争影片,描述我党我军一场扬眉吐气的胜仗。它讲述的是鲜有人知的西北军的一场惨烈的败绩。但它和所有讲述胜利的电影一样,展现了我党我军的热烈深沉的情怀,积极勇敢的风貌,甚至更胜一筹。那样的浴血奋战,那样的坚持到底,那样的英勇献身,什么是英雄,这便是英雄。他们的事迹是那样地荡气回肠,催人泪下。今天,奥运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上空,孩子们可以坐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当芙蓉艳照绯闻噱头满天飞的时候,难道我

惊沙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