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运算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运算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江东凉塘小学校游小娟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的相等关系,概括运算律。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并会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师:为了欢迎听课的老师,咱们班同学准备了几束鲜花。出示图:左边有5束鲜花,右边有4束鲜花,一共有几束鲜花?怎样列式? 生:5+4=9,4+5=9。(师板书:5+4○4+5) 师(小结):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变成一个等式。这个等式里蕴藏着我们今天要探索的规律,猜一猜,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继续探究。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情境图:体育课,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做运动。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跳绳的有多少人?怎么列式计算?(17+28=45,28+17=45,17+28○28+17) 生2:女生有多少人呢?(23+17○17+23) 师:继续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你能再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写后,同桌互查,指名交流,师相继板书三道等式) 师:这些都是等式吗?怎样验证?这些等式都有什么特点? 【评析:教材通过观察并分析例题中的几个等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这样的安排学生缺乏激情。所以,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变简单的再观察为进一步的举例验证,并理性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这样的归纳推理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 3。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咱们能举完吗?(师板书省略号)那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学生交流后,再看书自学P56) 提问:通过学习,你知道可以怎样表示?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最能体现数学简洁明了的特点?(集体反馈并总结,师板书a+b=b+a) 师:这个等式表示什么?(生交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 4。师:其实,加法交换律和我们并不陌生。357+218,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验算的依据) 师: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吗?(看的方向不同,但总数不变) 【评析: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这一问题看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但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四年级学生大多不具备这样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使教师引导学生去逐步抽象,也需费时费力。因此,教师将这一环节改为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怎样用优化的方法表示发现的规律才能体现数学简洁明了的特点,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很轻松。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沟通加法交换律与以往学习中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水到渠成,并且这一环节的自学也为学生自主表示下面的加法结合律提供了思维导向。】(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运算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