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书香育人——周至县二曲镇东街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材料中国的古典诗文内涵深刻,包含很多哲理,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新课程改革也要求,营造浓厚的诵读经典文化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遨游书海,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校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了学校的特点,积极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项目,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的理念,强化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学校介绍: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东街小学是西安市一级小学、陕西省文明校园、国家青少年素质教育试验示范基地,陕西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陕西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现有69个教学班,4425名学生,166名教师。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秉承“感悟生命,精彩人生,促进每位学生灵性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和谐共处,健体尚美,求知立志”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目标,努力张扬学生个性,培养教师团队。在学校教育思想的感召下,广大师生奋发有为,追求卓越,实现生命价值。二、推进经典诵读,建立诵读机制“经典诵读”是东街小学特色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经典诗文朗诵为基础,着力打造学校丰厚的人文底蕴,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氛围。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从自编诵读教材、设立激励机制到开展多样化活动,已初步形成了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特色教育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打造学校丰厚的人文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是东街小学办学理念的核心精神。我们东小人知难而上,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螺旋上升,具有鲜明“东小特色”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精神、物质、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建设、发展与提升,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如今,漫步在东街小学之中,处处飘香逸人、诗意浓浓。可以说,“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一项长效机制,在这片沃土里生根发芽,悄然成长。这一切,得益于东街小学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苦探索。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我校的“经典诵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选编教材,建立经典诵读推进机制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如何选编教材,选编材料的合适与否,关系到开展此项活动的程度与效果。为此,我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在浩如烟海的的中华文化经典中,选取了120首经典篇目编撰成了《东街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本》校本教材。(二)实行制度化管理,。我校的“经典诵读”是属于我们语文科国家级课题“发展性阅读研究”的一个子项目,这为我们的实施提供了人员上、理论上、经济上、制度上的保障。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专门的“诵读课”,诵读作为校本课程进入课堂
经典诵读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