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孟诚信观比较.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孟诚信观比较林春财(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福建漳州363000)学科新视野■摘要孔孟“信”德的共同点:“信”理上都强调仁包含着“信”,内心忠实无欺,从义而行。言行致;“信”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社会和谐之本;通过教与内省以达信。孔孟“信”德的区别点:在“信”理上:在仁与信上,讲心性与否,与仁并列高低之别;孟子讲信与“诚”相连,而孔子只讲忠;言必行。行必果与否的区别。在“信”的功利价值上的区别。在达信上,践习与养心的区别。关键词孔子孟子诚信比较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847(2007)12-153-04【作者简介J林春财(1969一),男,福建华安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漳州师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信”德的共同点(一)孔孟“信”理的一致点1、信与仁不可分割,。“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11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21‘‘刚、毅、木、讷,近乎仁。”f3_I可见“信”德是仁的一个重要方面,仁内在包含着信。孟子仁政的内涵包含着“信”。“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长上,可使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政之中包括民之修孝悌忠信。2、孔孟都强调内心诚实无欺孔子的“信”字是没有与“诚”字联在一起讲,但却很强调忠,在《论语》中,。“忠”:尽心竭力的意思。“子日:??主忠信,勿友不如已者:过者,勿惮改。”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非,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71。忠与信是不可分的。忠则是尽心竭力,自然包含内心忠实无欺之意。陆象山对“主忠信’:“忠者何?不欺之谓也:信者何,不妄之谓也。人而不欺。何往而非忠;人而不妄,何德而非信。忠与信初非有二也。特由其不欺于中而言之,则名之以忠:由其不妄于外而言之,则名之以信果且有忠而不信者乎?果且有信而不忠者乎?名虽不同,总其实而言之,不过良心之存,诚实无伪,斯可谓之忠信矣。”问朱熹则从本体论高度阐释忠与信的关系,指出:“忠信只是一事,??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发。??有于己为忠,是于物为信。”未有忠而不信,未有信而不忠者。”‘信非忠不能,忠则必信矣”『11】孟子之信,是与“诚”相联系的。尽管在《孟子》里“诚信”两字合在一起不是今天的诚信含义,但是孟子把诚、善作为信的内核。“居下位而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来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人之道也。”旧这句话大意是要明白什么是善,明白善后诚心实意而悦亲而得友,得友而获上的信任。诚实内心无欺,是诚信的内核维普资讯 ■学科新视野3、信以义为则。取大信,弃小信。摒伪仁伪信讲信要从义。孔子讲“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孔孟诚信观比较.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