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墨、韩义利观比较.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学研究】·总第期·
孑、墨、韩义利观比较
口周四丁
湖南理工学院政治与法学学院,湖南岳阳
摘要:孔子以周天子的利益为义的内涵、以周礼规定的正利益为私利的内涵,主张利在义中的义利关系,
运用道德的手段建设义利关系。墨子以民众利益为义的内涵,以利他为私利的内涵,主张义利等同的关系,运
用兼相爱、交相利的手段建设义利关系。韩非以诸侯国利益为公义的内涵、以臣民合法利益为私利内涵,主张
义利相生的义利关系,运用法律制度来建设义利关系。
关键词:孔子;墨子;韩非;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西周原有的义利关系义不同,通常而言,孔子的利有三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诸
被打破,不同思想家理想的社会模式与实现路径不一致, 侯国不当得利,即诸侯国在违背义的情况下获得的利益,如
所持的义利观也不一致。“春秋时期的义利之辨,在形式“不义而富且贵⋯⋯”。第二个含义是诸侯国的正当得利,即
上是利益和道德之辩,实质上则是公私利益之争。”⋯义符合公义的情况下获得的利益,如“义然后取”, 《沦语·
代表公利,利代表私利,义利观实质上又是关于公私利益宪问》所取之物则是正当得利,孔子鼓励在公义的前提下
关系的观点;运用历史分析法,从公利与私利的角度,对的谋利行为, “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沦
义利的内涵、义利关系、义利关系的实现方式等问题进行语·述而》第三个含义是百姓之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比较分析,可以重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义利观。于利”, 《沦语·里仁》此处的君子与小人,是依据社会地

、“义”、“利”内涵的比较位进行区分,君子是指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小人是
尽管诸子百家“殊途同而归”,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天下指庶民,庶民的职责就是谋利、生利;孔子不反对庶民的谋
大治、国泰民安,但是孔、墨、韩关于义利内涵认识存在利行为,而且认为君子治国的职责就是生民之利,应当“因
很大的差异,其实质是对公义与私利认识的差异。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
.孑子:周天子利益与合“礼”私利益,在侵害天子利益时也会侵害民众之利益。第一种私利是
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中早期,彼时“周室既衰,诸孔子所批判的,第二、三种私利是孔子所提倡的,所以孔子
侯恣行;⋯⋯,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私利的核心内容应当是符合“礼”的正当之利。
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史记·太史公自序》:民众利益与利他
孔子主张“从周”与“正名”,希望各诸侯国自觉放弃从墨子所处的时代为战国初期,列国之间的篡杀攻伐愈演
“礼崩乐坏”中获得的既得利益, “按照盛周时的封建制度愈烈,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也越来越深,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
调整君臣上下的权利与义务”; 当所有诸侯国都重新遵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自私,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
守“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
士庶人。贵以临践,贱以承贵”的秩序时,就能实现上国”, 《墨子·兼爱二》造成的恶果是“天下百姓兼以水火
下相保,国家治安。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利益具有等级性, 相毒害”。《墨子·尚

孔、墨、韩义利观比较.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