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助跑。跨越式跳高从摆动腿一侧助跑, 助跑路线基本上是直线, 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成 30 °— 60 ° 。正式助跑之间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 60 — 80cm 。全程助跑一般在 10 — 15 米,步数在 6-8 步, 最后几步速度要加快, 倒数第二步最长, 重心最低, 摆动脚落地时柔和屈膝前移, 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最后一步稍小, 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 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椎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 起跳。跨越式跳高应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助跑到最后一步时, 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 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 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 身体重心迅速前移, 上体及时跟上, 起跳腿屈膝缓冲, 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 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 摆动腿膝关节微屈, 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 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 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3. 过杆和落地。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 摆动腿积极上摆, 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 向横杆一方侧摆, 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与此同时, 起跳腿积极向上抬起, 膝盖靠近胸部, 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 接着上体抬起, 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 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 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 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纠正了错误,那就是技巧! 【跳高错误动作的纠正】一、起跳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 .起跳前减速,甚至有停顿现象【产生原因】助跑节奏不稳定,起跳前降低重心太多, 放脚时过分前伸,上体后仰产生较大制动。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 有怕杆心理也会造成在起跳前减速或停顿。【纠正方法】反复在杆前做助跑起跳练稳, 最后一步起跳时放脚要快。可用皮筋代替横杆克服害怕心理。 2 .起跳时身体过早倒向横杆【产生原因】由于助跑最后 1 ~2 步不能适度保持身体内倾, 过早地向横杆方向转体, 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腾空动作上,过早做过杆成桥的姿势。【纠正方法】加强杆前弧线助跑练习或跳上海绵垫等练习, 注意起跳前的身体内倾和起跳垂直向上的动作及摆腿摆臂的方向。 3 .起跳时摆动脚擦地【产生原因】摆腿时蹬伸用力不够,大小腿折叠不够, 小腿过早踢出。【纠正方法】采用弧线连续上步快速而有力的蹬摆起跳,摆腿用力蹬地后立即上收、小腿折叠, 以髋带腿向前上方摆出。 4 .放脚不正确【产生原因】助跑弧线小或在弧线上突然跑切线甚至最后 1 ~2 步跑成直线,造成起跳放脚时膝关节向外撇与横杆成平行。不仅影响起跳方向,也易使踝、膝关节损伤。【纠正方法】加大助跑弧线, 防止弧线上跑切线( 弧线跑五步) 。注意放脚步的方向。 5 .摆腿起跳时臀部后坐【产生原因】迈步起跳时髋送不出去, 摆腿时没有以髋带腿。另外, 由于髋关节灵活性差, 送髋摆腿动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纠正方法】迈步起跳时摆动腿积极地送髋, 起跳脚着地时髋快速移上支撑点。另外, 加强髋关节灵活性练习。二、弧线助跑中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 .最后两步倒体过早【产生原因】弧线跑的概念不清, 助跑弧线太小, 速度过缓, 助跑距离太短。弧线上保持身体内倾至最后一步快速由内倾转成垂直掌握不好。【纠正方法】建立正确的弧线助跑概念, 观摩优秀运动员技术录像及正确示范。注意弧线跑时身体倾斜角度应由小-- 大-- 零的合理变化。加大助跑弧线练习,反复做全程助跑练习等。 2 .助跑加速不匀,节奏紊乱,致使起足失败【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 缺乏节奏感, 学生对横杆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纠正方法】调整助跑距离,找出最适宜的助跑步点, 采用划线、设标记、听节拍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克服恐惧心理。 3 .助跑速度过快,致使跳不起来【产生原因】可控速度掌握不好, 腿部力量差, 支撑能力不够。【纠正方法】控制跑的速度和节奏,加强腿部力量训练。三、过杆落地时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1 .坐着过杆,做不出送髋动作【产生原因】腾空后害怕肩背着垫, 不敢做两臂外展和头后仰的动作,起跳后摆动腿放不下来,髋送不出去。【纠正方法】可采用垫上送髋, 倒体成桥, 原地高台过杆和助跑过杆等练习。 2 .身体与横杆斜交叉过杆【产生原因】起跳前倒体太早,影响了沿纵轴转体, 摆动腿沿横杆摆的动作用力不够。【纠正方法】采用杆前助跑起跳, 起跳时注意摆动腿的摆动方向和防止倒体过早的动作。3 ~5 步助跑起跳摆动腿触高物并沿纵轴转体 90 ~ 270 度,摆动腿用力向内摆。 3 .大腿后侧和小腿擦落横杆【产
跳高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