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缓存? 1、 CPU 缓存就是缓存(Cache Memory) 2、 CPU 缓存位于 CPU 与内存之间。 3、 CPU 缓存容量比内存小,速度比内存快。 4、 CPU 缓存存储的数据是内存的一小部分,是 CPU 即将访问的。 5 、当 CPU 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以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加快读取速度。 6 、缓存(高速度) + 内存(大容量)堪称完美组合。二、 CPU 缓存与 CPU ( CPU 缓存为缓存的一部分) 1、 CPU 缓存对 CPU 的性能影响很大。 2、 CPU 的数据交换顺序和 CPU 与缓存之间的带宽引起的。 3、 CPU 缓存是为了解决 CPU 速度与内存速度的速度差异的。 4 、内存中被 CPU 访问最频繁的数据会被复制到 CPU 缓存中。三、如果 CPU 在 CPU 缓存中找不到数据怎么办? 1、 CPU 缓存中的数据仅仅是一小部分的复制品,如果 CPU 在缓存中找不到数据,还会去内存中找,这样速度就会慢下来。之后 CPU 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以便下次再找。四、什么样的数据会被放到缓存中去? 1 、缓存中存放的是需要被 CPU 频繁访问的数据。五、怎样知道哪些数据是频繁访问的呢? CPU 放入 CPU 缓存中的数据科学么? 1 、访问频繁的数据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这一秒访问频繁的数据下一秒就会变得不频繁同样这一秒不频繁的数据下一秒可能会变得频繁。所以缓存中的数据经常是需要按照一定算法去更换, 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频繁被访问的。六、缓存的工作原理 1、 CPU 读数据时, 先从缓存中查找, 如果没有找到, 再从相对较慢速的内存中读取并送给 CPU 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到缓存中,可以使得再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在从内存中读取。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 CPU 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 大多数 CPU 可达 90% 以上), 所以下次读取的 10% 的数据是从内存中。总的来说, 数据是先缓存再内存。七、 RAM 与 ROM ? 1 、要分清这两个概念,首先要理解 RAM 和 ROM 2、 RAM 断电信息消失, ROM 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3、 RAM 又分两种:一种是静态 RAM , SRAM ,一种是动态 RAM , DRAM 。 4 、静态 RAM 的存储速度要比动态 RAM 快得多。 5 、缓存一般都是静态 RAM 。 6 、内存一般都是动态 RAM 。八、那我们为了增加系统的性能, 可以无脑扩大静态缓存的大小么?理论上来说, 缓存越大, 数据越多,系统不就越快么? 1 、缓存一般都是静态 RAM ,速度是快,但是集成度低(存储相同体积的数据,静态 RA M 是动态 RAM 的6倍) ,价格高(同容量的静态 RAM 是动态 RAM 的4倍)。 2 、无脑扩大静态 RAM 缓存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九、那我们怎么增加系统的性能呢,肿么办呢? 1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我们必须要扩大缓存。 2 、不扩大原来的静态 RAM 作为缓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动态 RAM 作为缓存。十、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 1 、这些高速动态 RAM 速度要比常规的动态 RAM 快,比静态 RAM 慢。 2 、原来的静态 RAM 叫一级缓存,现在的高速动态 RAM 叫二级缓存。 3 、一级缓存
缓存与内存杂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