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授课题爱情诗二首课型新授教案序号 6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析读、讲读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学法指导教师教法引导法、总结法学生学法朗读、分析、讨论 2 教学内容及教学程( 信息化资源运用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 5 分钟一、课文导入、作者简介。( 10 分钟) 成语故事舒婷( 1952 —)原名龚佩瑜, 福建泉州人。 1971 年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其中,《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获 1979 — 1980 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 1982 年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 1979 — 1982 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 。诗风细腻而沉静, 哀婉而坚强, 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作之一。《致橡树》写于 197 7 年, 女诗人以饱含情感的笔触, 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 与男性是平等的, 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 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裴多菲( 1823 — 1849 ) 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革命诗人, 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写了 800 多首抒情诗, 8 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与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我愿意是急流》写于 1846 年,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 作为一首向自己爱人表白爱情的诗, 诗人以流畅的言辞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爱人热烈诚挚的爱,始终一系列对称的意象, 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 2 、文体知识: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强调诗人的自我认真笔记, 识记有关舒婷以及朦胧诗的文学常识阅读老师给出的朦胧诗的例子,体会朦胧诗的朦胧意境。开门见山的导入更容易使学生直接切入课堂。例句的给出更容易使学生初步感受朦胧诗的特点。 3 意识。内容含蓄隽永, 形式虚实相生, 常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 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 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宣告》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你, 有时看我有时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小巷》顾城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 这条深深弯进诗人生命里的小巷, 肯定发生过什么。对于一贯唯美
爱情诗二首教学设计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