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四大一高”战略实施的意见为贯彻全国、全省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1 〕 3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推进“四大一高”战略实施, 促进三门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全面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中的重大意义(一)“十一五”环境保护为三门峡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环境保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 多策并举, 狠抓落实, 在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的同时, 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批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门峡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 ,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和 % ,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均达到省政府目标要求, —2—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均值下降 % 。全市初步呈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二)加快“四大一高”实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市属于资源型城市, 随着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资源枯竭的现象逐步显现, 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资源环境矛盾的集中期,“四大一高”战略的实施, 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三门峡市属于国家划定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 为全国环境保护 113 个重点城市之一, 灵宝市、义马市被列入国家级 138 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国家黄河中上游流域“十二五”规划专门设置黄河右岸三门峡优先控制单元( 黄河右岸三门峡市控制单元是国家专门在我市设置的优先控制单元)。我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危险废物产生量位居全省第一位,辐射源数量占全省第二位,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位居全省前列,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结构性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总量、城镇人口、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刚性增加;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支撑能力弱;传统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重金属、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隐患较多, 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持续增加;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四大一高”战略的全面实施。—3—(三)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四大一高”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主战场, 是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举措,是“四大一高”战略实的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和生态宜居的三门峡, 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下更大决心, 用更大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三门峡三个战略定位提供有力保障。二、深刻把握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四大一高”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深化污染减排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保障发展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四大一高”战略全面实施。(五) 主要目标。到 2015 年, 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 2010 年下降 %、 %、 % 和 % ;市控河流断面 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 50% ,劣 V 类水质比例小于 25%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常规监测因子达标率达到 100 %;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4—过 300 天,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在二级以上的市辖县(市、区)比例达 85% ;辐射环境水平控制在天然本底水平。通过 10-15 年的努力,逐步扭转环境容量超载现状,使排污总量回归到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之内, 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让崤函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川更秀美、生态更宜居。(六)基本原则。加快转变,科学发展。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以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民生为本,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
三门峡加强环保工作实施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