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精神分析与电影美学Date1电影太容易理解了,因此它也太难于分析了。一部电影太难解释了,因为它太容易懂了!——克里斯蒂安·麦茨Date2第一节精神分析的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学源起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由于精神分析学自身的方法论局限,临床证据的真实性一直受到医学界的质疑,精神分析学也一直很难被自然科学所接纳。但我们这里涉及的艺术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虚构,对它的解读和研究完全不必以能够证明作品内容真假作为对其进行论述的先决条件。所以,精神分析学理论超越了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局限,被广泛的被运用于了艺术研究、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语言学主导的符号学(第一符号学)让位于“第二符号学”,精神分析成为主要的理论性框架,电影研究批评也从电影语言和电影结构转到由电影机器所制造的“主体效果”。,法国综合性理论刊物《传播》第2卷第3期(许多后来的引用者干脆直接将其称为《传播23》)以“精神分析学与电影”为主题发表一系列文章,标志法国电影研究进入结构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相结合的阶段。《想象的能指》(1975)一书以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力比多力比多(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力比多亦称“欲力”、“性力”、“心力”,精神分析术语。一个人的力比多(性的欲望)是有限的,如果他/她将力比多用在一个人身上,那么用在另一个人身上的分量就会减少。Date6力比多Date7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情感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艺术家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力比多。力比多的缓释方式有多种,艺术家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就在于能够通过艺术创作来满足这种欲望,并且升华至“美的享受”。Date81920年代中期,法国先锋派电影导演和理论家就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力比多的精神分析学观念,把电影特性说成是情感的自我表现形式,把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欲望转移到自己幻想中的形象上去,以白日梦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暴力、色情、凶杀、渎神、:《一条安达鲁狗》1928,布努艾尔导演。“对当时的观众来说,非理性的大门开得更大了。因为我们影片(《一条安达鲁狗》)里的画面,都是出自一种原始的欲望冲动,我们并不想去探究这些画面形成的原因。”它表现的完全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对超现实主义者来说,幻想的真实是惟一的真实。Date10
第八章 精神分析与电影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