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幼儿音乐活动与音乐教学随着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为幼教工作者所关注。作为艺术领域中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全过程中更是起着不容忽视作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活动使孩子们身心得到了快乐发展。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是让孩子们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与社会性全面与谐发展。依据《纲要》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与谐发展为宗旨。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潜能,可以激发幼儿剖析兴趣,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使幼儿主动学习以往音乐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制定教育目标、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与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自己需要、兴趣与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容器。教师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时间与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了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何让孩子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现代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强调音乐教育要给儿童更多自己体验、自由发表与自由创作机会,不应追求形式成绩,反对勉强儿童机械模仿。他指出,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发儿童对音乐作品反应内部需要,激起儿童学习音乐主动性。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体现,但由于以前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在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与发挥。通过领会《纲要》精神并进行不断摸索,在实际教学中,我对以往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与提高,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好模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运用教师投入表演方法来感染幼儿,激起幼儿学习音乐兴趣。如:在午餐前,我给幼儿放小班音乐磁带或幼儿歌曲,他们对这些陌生歌曲本来并不理解,更谈不上完整喜欢了。但在老师投入表演下,他们也会很感兴趣跟着动起来,那认真模样很让人感动。我在中班音乐活动“狼与兔子”中,鼓励幼儿戴上头饰扮演角色,为了让幼儿感知音乐旋律变化,我找来节奏缓慢、低沉适合“老狼”音乐,“小兔子们”一听到这样旋律,马上做出害怕表情,蹲下身来,把头藏起来。而欢快音乐传来时,“小兔子们”马上高兴地蹦跳起来、边唱边模仿小兔子动作,随着音乐唱起:“小小兔子跳呀跳呀来到树林里,竖起耳朵仔细听……”孩子们表演达到了高潮,就连平时不爱活动孩子也争着要演大灰狼,而且表演得非常形象。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了充足快乐体验,我也被他们参与活动热情所感染。这种幼儿参与活动过程既满足了孩子们情感需要、游戏需要、创造需要与做小主人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了与谐发展。二、为幼儿创设情境,加深音乐感染力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影响。只有有情境音乐活动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与接受。 1、用生动、形象语言带领幼儿走进活动,促进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创造力。听老师讲故事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事情。在音乐活动中,我因势利导将其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从小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我在教幼儿唱歌曲《小马》时,就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很快理解歌曲要表达情感,学习起来很投入,幼儿能用不同表情与动作来表现歌曲第一段与第二段,收到了较好效果。 2、让形象直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与音乐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