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下将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2015-03-24 13:20:10 来源:纳税服务网作者:黄笑萍【大中小】添加收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企业把闲置暂时不用的自有房屋对外出租,即企业将自用的房屋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其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具体的会计处理举例如下: ,办公楼的原价为 30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900 万元,资产减值准备为 30 万元。原每年计提折旧 90 万元。原办公楼的土地面积为 600 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土地使用税为 5元。每年租金收入为 60 万元并在下一个租赁期开始前一次性付清。租期为 2015 年 1月1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于 2014 年 12 月 29 日签订完租赁合同, 12 月 30 日通过银行收到第一笔租金 60 万元。假设该企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 7% ,地方教育附加费费率为 2% 。 2014 年 12 月 29 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 万元( 3000 ÷3) 累计折旧 300 万元( 900 ÷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30 ÷3) 贷:固定资产 1000 万元( 3000 ÷3)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00 万元( 900 ÷3)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30 ÷3) 2014 年 12 月 30 日, 借:银行存款 60 万元贷:预收账款 60 万元 2014 年 12 月末,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60 × 5% ×(1+ 12% )]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万元( 60 × 5% )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3× 7% )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万元( 3× 3% )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万元( 3× 2% ) 2014 年 12 月末计提的折旧全部列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折旧 万元( 90 ÷ 12 ) 贷:累计折旧 5万元( ÷3×2)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万元 2015 年1月底,每月分摊租金, 借:预收账款 5万元( 60 万元÷ 12 ) 贷:其他业务收入 5万元以后每月都要做同样的分录,直至租赁期结束。 2015 年1月开始,出租房产计提的折旧借:其他业务成本 万元( 90 ÷3÷ 12 )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万元以后每月都需做这笔同样的分录,直至租赁期结束。假设 2015 年6月底前当年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部申报缴纳,出租这部分的房产税为 60 × 12%= (万元),出租这部分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600 ÷3× 5=1000 (元) = (万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列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性房地产发生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应列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万元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其账面余额即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按其差额,如果是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借方金额小于贷方金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接例 2100 万元,其他条件不变,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700 万元( 2100 ÷3) 累计折旧 300 万元( 900 ÷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30 ÷3) 贷:固定资产 1000 万元( 3000 ÷3)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万元( 700 + 300 + 10 - 1000 ) 接例 1800 万元,其他条件不变,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600 万元( 1800 ÷3) 累计折旧 300 万元( 900 ÷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30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0 万元( 1000 - 600 - 300 - 10 ) 贷:固定资产 1000 万元( 3000 ÷3) 《企业会计准则第 3号
自有房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