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继蜗牛、蚯蚓后,这是本单元观察第三种小动物。对学生来说蚂蚁恐怕是观察最多动物之一了,学生对蚂蚁全部有部分观感,不过不一定具体和全方面。本课含有承上启下作用,不仅需要学生观察、统计,而且要分析、猜测,甚至还要用到绘画,是对学生综合性技能锻炼。走进大自然是本课宗旨。
【学情分析】
《植物》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过部分常见植物,学会了部分简单观察方法和统计方法。又经过《动物》单元前面4课,寻访了校园里小动物,观察了蜗牛、蚯蚓,巩固了观察方法。
,并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绘所观察到情景。因为三年级阶段学生,语文学科中刚刚要求写简单文章,所以能够和语文学科相结合,以一篇小作文形式展现出来。
,观察自然界中生活动物是她们本性。但往往是学生兴奋地观察了半天,仿佛什么全部看到了,但其实什么全部没观察仔细。所以明确观察目标,制订观察计划是观察首要任务。
,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身体,是学生碰到新困难。
【教学目标】
:
(1)蚂蚁有自己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生活。
(2)蚂蚁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胸上长有六只脚。
:
(1)用图画尽可能正确地画出蚂蚁身体。
(2)想措施处理观察过程中问题,尝试用不一样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
养成细心观察,做好统计习惯;如实地统计数据和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观察到现象,多思索,这是得到正确结论前提和基础。以细心、小心态度观察蚂蚁,珍惜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动物多样性。
,并正确把握蚂蚁各部分位置。
【课前准备】
部署各观察小组要带上可能用到物品:放大镜、小尺子、统计本、小食物(面包、馒头、糖块等)。可能部分学生会忘记带,所以要求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提醒组员带上观察用具。培养团体意识,采取小组合作方法,高效完成任务,便于学生交流观察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1分钟)
老师设疑:蚂蚁是我们最常见小动物了,你们全部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学生回复:地上、树上、草地里、花坛、家里、墙角。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已经有对蚂蚁了解,使得学生回顾和蚂蚁相关记忆,把学生思维引到课专题上来。
【深入】(1分钟)
老师设疑:什么地方蚂蚁最多?
学生回复:树上、窝旁边。
设计意图:这为后半节课走出教室,选择到户外实际观察蚂蚁地点提供了参考。
【激起记忆】(2分钟)
师:你看到蚂蚁全部在干什么呀?
生1:四处乱跑找食物。
生2:搬食物。
生3:从窝里向外搬土颗粒,放在洞周围。
设计意图:这一步骤,是学生最感爱好,在她们回复中,蚂蚁记忆在脑海中会越来越清楚。
【探究方法】(3分钟)
师:
《蚂蚁》教学设计与反思样稿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