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马非马与盗亦有盗的思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马非马与盗亦有盗的思辨
想起“白马非马”
现在保险公司有的产品兼有投资理财功能,而业务员在推销保险过程中,一转身就成了理财顾问。也许当中的客人早已领略到人寿保险的意义,于是卖保险的术语随之变了样,如收益率、回报率及种种投资好处。这到底是卖保险还是卖基金?似是两者同时卖,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懂行的人说:“有时销售产品的附加值比销售产品的核心价值更能打动人”,这话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卖产品也是在卖概念,哪种概念能引起客人的购买衷动,就对症下药……据说这是现代成功销售的艺术。然而,冷眼看现状,我们广大的消费者确是在不断吃亏、不断接受教训中成长。
由此使我想起一个典故、一个千古争论不休的典故:——从前有位叫公孙龙的人,一天他骑着匹白马进城,被守城门的官员拦着说:“上头有令,军民人等不得骑马入城。”没想到公孙龙以“白马非马”的一番道理说服了门官,顺利过关。这又何解?他说“白马”与“马”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言其“颜色”,后者道其“形体”;“颜色”不是“形体”,“形体”不是“颜色”,“名”与“实”不是一回事。人求马,黄马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马黑马来了也没有用。“白马”的特点是“白”,“马”却有自身形体的特点而不在乎其“颜色”,因而说“白马”不等于“马”……
公孙龙的口才是一流的,我们现代人一时间也很难领悟到当时的情景。但是他
“白马非马”的论题至今仍不停地有人探讨。学过逻辑学的人,对此有褒有贬。有说公孙龙发现了名词的外延与内涵的关系,是个有建树的人物。也有用从属观念的角度去理解“白马非马”——这是任意割裂事物的联系,抓住事物的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谈到共性、个性,个别、一般等理论上的东西;接着就是什么偷换概念、诡辨论一大堆分析。用概念解读概念,不能说没有问题;但用概念解读中加上一些临床实证,那就会有些说服力。
早段时间我在网页见有一种观点认为“白马非马”包含着最质朴的科学动变意义,并举例食盐的化学成分,氯化钠(NaC1),说“氯化钠非钠”,只要有化学知识的人都懂得;同样“碳酸钠非钠”,“硫酸钠非钠”……
我们一般人不一定都了解比较专业上的事情,但我们每一个人总在生活之中。到市场买菜,我们会不会把咸鱼当作鲜鱼?银纸(纸币)当作纸?晚上看电视,秦始皇铸十二铜人,我们也不会将十二铜人当作是人。梁山李逵的乳名叫铁牛,铁牛是否就是牛?红缨枪等于枪吗?手术刀也不是我们日常概念上的刀啊!只要用心体会一下,有很多事情都是名实不符的。
“名可名,非常名”;说得出名堂的,不等于实在、实有。
“白马非马”的故事提示我们“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认识事物无须盲目迷信概念,要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客观真实。遇到“名实不正”之事,不要含糊地以假为真,以致误己误人。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名嘴,他十分反感以堂而皇之的言论欺世、并因此达到个人目的的政治骗子。他就用思辨为武器,针对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努力地为事实说话。
今天再去理解“白马非马”的问题,也有助我们清醒头脑。平日犯错知错改错是优点,但有的错却是犯不起的。人生有的事情只要不执迷假象,未开始就能明白结果会是怎么样,这又何用犯错!
是“盗亦有道”么?
前不久在电视看到一条新闻,某君被小偷扒去钱包,这自不然很不开心。没有想到几天后小偷却通过快递的方式将钱包送回来,里头还夹着张条纸

白马非马与盗亦有盗的思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