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田汉早期剧作题材简论] 田汉剧作.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田汉早期剧作题材简论] 田汉剧作

  20世纪早期,作为湘籍剧作家代表的田汉怀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在对世界文学的学习中,发扬湖南传统“经世致用”的湘楚文化精神,立足于当初的中国国情,从历代文史传统取材,在现实中提炼生活素材再发明,在国外作家作品中吸收养分,为中国戏剧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承接关键处的发展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一、取材于历代文史传统
  在戏剧历史发展过程中,剧本创作也从其它文学样式中吸收了丰富的养料,在文学传统中不停发展起来。20世纪早期湘籍剧作家的作品中,创作题材有一部分就是继承中小说中取材,作者根据个人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将原作小说的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人和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等,放置到新的作品环境中,给予了人物和时俱进的时代新性格。
  从历代文史作品中选择一些人物形象进行合适改造,摒弃她们行为中的消极面,给予她们部分新的举动,或对她们原来的行为举止作出这个时代的猜想和分析,将其人物性格中含有主动意义的部分用来为当初的现实斗争服务,对传统剧目进行创新性的承继。从古代优异作品中吸收好的题材进行改善,为发明含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新文学在20世纪早期起步阶段提供了借鉴。
  田汉自小喜爱戏剧,中国戏曲曲艺艺人常常成为她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主角,如《梵峨琳和蔷薇》中唱大鼓的歌女和琴师,《名优之死》里的京剧名角,《梨园英烈》中袁少楼和柳艳芳共唱评剧,《琵琶行》中郭霁青和谢云屏皆擅琵琶等。而神幻奇侠和因果报应等民间戏剧的情节烙记也在她的剧作中表现。她的《获虎之夜》经过设井打虎引出一场恋人和封建家庭之间的矛盾,其中猎户魏福生向客人讲述易四聋子除虎害的传奇剧情,就是为迎合当初观众对民间戏剧仙盗武侠的欣赏趣味和审美习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英雄崇敬心理和自恋情结。
  《梵峨琳和蔷薇》中,秦信芳年轻时的浪子传奇,李简斋的革命人生传奇,秦和柳百年之好的结局,这种传奇性人事的插叙正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在取材上的一大特点。《江村小景》中母亲苦盼大儿子回家本是欢喜圆满的结局,却因弟兄误会而相互残杀;《苏州夜话》中老画家刘叔康父女劫后重逢;《颤栗》中私生子因失去“子承父业”的血缘杀母,却误杀母亲身边的一只狗,等等。这些离奇巧合的小说冲突借鉴传统戏曲文学的传奇神化手法来敷衍小说情节,为戏剧增添生动小说性,也展现了田汉在传统戏剧中所开阔的浪漫主义想象力。但也不免落入窠臼,如《梵峨琳和蔷薇》、《灵光》等全部没有走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陈套。
  《名优之死》中京剧唱段和剧中小说相互映衬,《南归》中诗人辛先生以吉它弹唱大段插曲,在剧中留诗、唱诗和吟诗以表情达意,如“树皮诗” 、“破鞋吟”等。在戏剧创作过程中,田汉充足吸收传统戏曲和说唱艺术的人物曲白抒情手法,将话剧这种舶来艺术给予了中国风格,使之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二、从国外作家作品中吸收养分
  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主动投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活动,形成了一股引进外国文艺思潮和文学作品的热潮。西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当代主义等文学思潮涌入,给20世纪早期的剧作家发明了自由多元的文化气氛和宽广的艺术视野,也为剧作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中国的文坛思想活跃,湖南翻译文学偏重于原著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气氛,红色的人格理想和

[田汉早期剧作题材简论] 田汉剧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