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粮仓转粮商-中储粮挺进油脂市场中储粮粮仓失火.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粮仓转粮商:中储粮挺进油脂市场中储粮粮仓失火
“大粮仓”中国贮备粮管理总企业(下称“中储粮”)开始施展拳脚要做中国的“大粮商”。   2021年底,中储粮“金鼎”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开始在上海等地铺货,作为中储粮进入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平台,中储粮油脂有限企业(下称“中储粮油脂”)总经理刘建民表示:“未来五年产能将达成100万吨,销售额100亿元,期望能达成10%的市场份额。”
  “中储粮在全国关键油脂油料产销区直接拥有大量仓储设施,而且经过委托和租赁等方法利用其它企业的仓储设施储存油脂油料,能够说是现在油脂企业家底最殷实的企业。”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目标为调控食用油价格?
  和小包装食用油领域的优势企业益海嘉里、中粮等企业角色定位不一样,中储粮的关键业务是政策性粮食收购和保管。首先和一般央企一样要有盈利考评,其次当政府急需平抑物价时,中储粮还必需实施这一任务,在盈利和实施政府任务之间怎样平衡,成为中储粮进军下游业务必需处理的难题。
  而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中储粮进军下游零售市场,其关键原因就是为了配合政府对食用油价格的宏观调控。
  因为历史原因,相对玉米、小麦等粮食市场的国家贮备,在2021年之前,政府并没有尤其重视对大豆粮油等的贮备,而这一结果造成中国油脂市场严重依靠外资,包含价格管控在内的食用油安全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并已控制了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加工及食用油供给,中国每十二个月消费的2021万吨食用油中,对外依存度达成70%以上。
  这一形势在去年CPI走高、发改委约谈包含益海嘉里等在内的四大粮油企业平抑油价时显得尤为严峻,“因为大量终端掌控在外企手中,调控时效受到影响,约谈等手段并不能直接起作用,而中储粮进军终端零售市场,最少能成为国家调控食用油价格、对抗外资力量的实施主体之一。”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需求外,对中储粮而言,每十二个月20-30%的库存轮换,生产包装食用油也是消化手段之一。因为地沟油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将逐步引导散油流出市场,主推包装油这一消费主力品类。
  “这也是我们现在进军下游的原因之一,早几年上游库存还没完成陈旧大豆等库存处理,现在已经完成,能够腾出手来进军下游,且市场对油脂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加上地沟油等造成食品安全社会问题,我们本身就担负食用油安全这一职责,当然也就顺势进入。”刘建民表示。
  品牌和渠道能力的双重挑战
  而中储粮的转型,一如以前中粮从一家上游粮油贸易商延伸到下游消费品品牌打通全产业链一样,进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中储粮被外界认为将面临渠道和品牌建设双重能力的挑战。
  刘建军亦坦言,对中储粮油脂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为后进入者,市场已经很成熟,包含宣传成本等在内的竞争门槛已经很高,同时,中

2021年粮仓转粮商-中储粮挺进油脂市场中储粮粮仓失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