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理念,结合当前我国铁路系统的具体实际,提出了铁路系统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铁路系统;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8-0036-03
我国铁路系统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从以前隶属于铁道部的中专、技校升格而来,各方面带有铁路中职院校的明显特色,由于从铁道部剥离的时间较短,铁路系统高职院校所用教材大多直接选用铁路本科院校教材或原中专教材,与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高职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未能跳出本科学科体系的藩篱,所开发的教材不能适应基层职业生产岗位的用人标准和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很有必要开发出一整套针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生产岗位定位调研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高速、重载、调度集中是铁路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六次大提速后,部分区段列车的技术速度达到200~250km/h,开行了动车组,大幅度提高了重载列车的牵引定数。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客观上要求铁路员工特别是运输一线基层生产技术人员应掌握相应的知识。作为培养铁路基层生产技术人员的铁路系统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深入铁路生产企业,特别是深入客运专线、动车基地等高新技术集中区域开展调研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调研必须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主要生产岗位集中在铁路调车和行车组织两大区域,主要生产岗位为调车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员和路局调度员,应重点调研CTC\TDCS、列控系统等新信息系统及设备,以及在新设备、新技术背景下相关工作岗位人员应具备的技能。特别是应重点关注就业初级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及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调研之前,应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分工负责,布置任务,调研应根据教学团队教师的授课内容侧重于全过程的跟踪调查。要利用学院与铁路企业多年的良好合作基础和深厚的师生感情,在与铁路企业生产单位洽谈协商的前提下,深入铁路生产一线,开展以下三个层面的调研。
技术管理调研调研教师应与铁路企业基层单位(车站、车务段)管理干部座谈,了解铁路企业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现状,调查在管理机制、管理模式、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变化,收集相关信息(如信息系统操作说明),及时掌握第一手核心技术资料。
人员需求调研铁路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铁路企业基层人才培养摇篮的铁路系统高职院校,应该而且必须了解铁路系统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层次、素质要求、专业侧重、未来职业规划等,在客观上要求团队教师与铁路企业人事、教育部门负责人主动沟通交流,
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