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技术
一、名词解释
1、菌落总数: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被检样品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5~37oC条件下,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的克雷伯菌属。
3、食品腐败变质:泛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或食品腐败变质就是食品失去商品价值。
4、农药残留: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及食品中的农药本体物和具有毒性的衍生物称为农药残留。
5、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6、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7、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9、保健食品:是一类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0、食物中毒 :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1、有毒食物 :是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经口摄入而使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
12、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二、简答题
1、食品污染的种类有哪些?常见的几种食品细菌有哪些?常见于哪些食品中。
答:(1)①生物性污染;②化学性污染;③物理性污染。
(2)①假单胞菌属,常见于冷冻食品中;②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常见于肉蛋、水产食品;③芽孢杆菌属与梭菌属,常见于罐头食品;④肠杆菌科各属,常见于水产品和肉蛋中;⑤弧菌属与黄杆菌属,常见于水产品;⑥嗜盐杆菌属与嗜盐球菌属,常见于盐腌食品;⑦乳杆菌属与丙酸杆菌属,存在于乳制品中。
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学意义。
答:指标: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菌落总数的食品食品卫生学意义:①判断食品被污染程度;②可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食品进行卫生学评价。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①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②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3、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其化学过程?腐败变质食品的处理原则?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有哪些?
答:(1)影响因素:温度,湿度,阳光紫外线,空气中氧等,均有一定影响。
(2)化学过程: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被污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或自身组织酶进行的某些生化过程;
(3)总原则:在确保使用者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食物的经济价值,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具体原则:①严重腐败变质,销毁或其他工业用;ﻫ ②轻度腐败变质食品经过适当
食品检验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