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卷第# 期$ % & % 年# 月' 水' 产' 学' 报( ) * + , - . ) / / 0 1 2 3 + 0 3 1 ) / 4 2 0 , - 5 6 7 8 ! " ! , 6 8 # 1 9 : 8 ! $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B > ) 0 $ & % 8 ! ? $ " @ 1 A 8 ( 8 & $ ! & 8 $ % & % 8 % < # ? = 收稿日期! $ % & % % = $ & ' ' ' 修回日期! $ % & % % < $ % 资助项目!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 % % " > 0 C ! ( % # B #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 % % = C ! & % % & % % =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项目" $ % % ! > 3 - < , % " $ # + 国家农业财政项目" $ % % # ; $ % & & # 通讯作者! 李永振! 3 D E F G 7 $ Y 8 n 8 . G L h h 8 N 6 E 南海北部海域多齿蛇鲻的种群分析孙冬芳& ! $ ! ' 董丽娜& ! $ ! ' 李永振& ! ! ' 卢伟华! ! ' 李希国! ! ' 于' 杰& ! 黄梓荣& ! ' 艾' 红& ! ' 朱文聪& ! ' 崔' 科$ ! ' 李娜娜" " & 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广州' = & % ! % % + $ 8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 % & ! % < + ! 8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广东东莞' = $ ! % ? # + " 8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 & & < % $ ! # 摘要! 对南海北部海域= 个多齿蛇鲻地理群体" 北海& 湛江& 茂名& 东莞& 汕尾# 共? B 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 在? B 个个体的= < B P : 序列中共检测到" B 个单倍型! ! # 个变异位点$ 经分子变异等级分析" - R ) 5 - # 得出= 个地理群体内遗传变异度为# B 8 B $ i ! 群体间遗传变异度仅为& 8 & B i ! 各群体间成对遗传变异固定指数! 1 Q 值在% 8 % % % $ " ^ % 8 % ! % % B % ? B 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 ^ % 8 % $ = $ 通过对基于序列片段构建的, ( 树和基于序列单倍型利用中介网络法构建的群体间关系网的分析发现! = 个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 遗传分化差异不大% 再结合种群& 种及属的界定标准! 判定= 个多齿蛇鲻群体归属于同一种群% 而且! 在经历快速增长& 变异和瓶颈期之后! 多齿蛇鲻种群就以小群体模式继续快速增长! 形成地理群体$ 关键词! 多齿蛇鲻% 种群分析% 遗传结构% 南海中图分类号! 1 # ! & 8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 ' 多齿蛇鲻" " 4 + 0 % 2 4 9 + 6 : % ) # 是南海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 ) ! 隶属于灯笼鱼目" R V N [ 6 : J G \ 6 U E 9 K # ' 狗母鱼科" 1 V
膜联蛋白ⅰ的结构和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