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
课 题
14、蜜蜂
教学目标
,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然段。。
教材分析
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学情分析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课 时 计 划
总第 33 节
课 题
14、蜜蜂
专用教室
光盘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然段。。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
,引出新课。
,如蜜蜂的生活习性、赞美蜜蜂的诗句等。
。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
。
: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陌生。
。
。
。
,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正音。
。
:组员逐段读文,读后互相评价。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用时:13分钟)
。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
。
: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
,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评价。
“我”做这个实验的原因。
,画出描写实验做法的词句。
:“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交流时要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和“做记号”两个方面入手,体会“我
课 时 计 划[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