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公鸡和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读生字。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呢?
(小公鸡和小鸭子)
2、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因为小公鸡的脚趾(zhǐ)是分开的,跑得快,而他的嘴又是尖尖的,所以小公鸡很好捉到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小鸭子的脚趾间有蹼(pú)相连,在地上跑不快,他的嘴又是扁扁的,所以捉不到虫子。)
(3)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他们的反应如何呢?
(吃得很欢 急得直哭)
(4)最后小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2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