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马列文论
关于“写作自由”的观点
关于“民族文化”问题的观点
2
3
原著要点:
关于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的观点
1
第1页/共12页
着重理解的问题:
一:列宁怎样论述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性质?
通观列宁的《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和《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以及给高尔基的信,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性质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产阶级文学的阶级性。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客观实际出发,明确指出,在每个民族中,由于生活条件不同,总是分为两种对立的民族文化成分: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
第2页/共12页
众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还有资产阶级和地主,神父的文化。文学艺术也必然是这样。无产阶级的文学反应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阶级利益和思想体系,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第二,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这种党性反应在文学中,也就有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
第三,除了阶级性和党性,列宁还论述到无产阶级的自由性和历史性。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文艺才是真正自由的文艺。
第3页/共12页
二:根据列宁的论述,应当怎样认识“写作自由”及其同党的出版物的原则之间的关系?
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绝对自由”,论述了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同“写作自由”的关系。关于“写作自由”问题,列宁认为:
第一,从写作的特性出发,写作事业应当有充分的自由。
第二,没有绝对的自由,写作事业总是同一定阶级的生活和利益密切联系,并依存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的。
第三,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才是真正自由的写作。
关于“写作自由”与党的出版物的原则的关系,从上述列宁的观点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统一的。党的出版物的原
第4页/共12页
则要求党的写作事业成为党的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公开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相联系,而正是这样的写作,才是真正自由的写作,这样的文艺才是真正的自由的文艺。
第5页/共12页
三:怎样理解“两种民族文化”学说的含义及其对文艺的指导意义?
列宁提出的“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对于文化的重要指导意义在于:第一,启示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是存在决定意识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文化和文艺现象,认识文艺的阶级性。第二,为批判地继承和吸收民族文艺提供了理论基础,无论是对本民族的文艺继承还是外民族的文艺,都应当一分为二,既有所批判,又有所继承和吸收。第三,坚持文艺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同资产阶级的文艺对抗和斗争,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和历史的前进。
第6页/共12页
解释:
1. 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
列宁于1905年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这一原则,要求“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部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因此,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
2.“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
列宁于1913年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针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民族文化”口号。同问三。
第7页/共12页
第8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马列文论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