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古诗词
——古诗词阅读入门
技法指津
由于古诗词自身特定的特点,语言精练和谐,,只是停留在诗词表层字面上的理解,很难深刻领会内在的深层次的意思,从而无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赏析古诗词,必须读懂古诗词。直接进行古诗词赏析训练往往难以奏效,不如先做阅读训练,然后逐步由浅入深进行赏析。阅读古诗词有什么方法呢?
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望岳》交代了引发感触的事件;《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起句“国破”,奠定了伤感基础,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泪”“惊心”直接抒发感情。。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首联。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中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等。
三、读字眼。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
常见字
柳
白云、青山、
山林、宫阙
冰雪晶
月、银钩、
蝉
菊
眼
苍天、空山
莹
蟾宫、桂宫
表达思想感情
惜别
淡泊名利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心志忠贞
思乡,盼团圆
品行高洁
品质坚贞高洁
常见字眼
鹧鸪鸟
梧桐、杜鹃鸟
鸿雁、青鸟
羌笛、竹笛、羌管
莲
梅
松
表达思想感情
离愁别绪
凄凉悲伤
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哀怨、思念
爱情、品行高洁
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坚贞高洁
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春望》注释杜甫写此诗背景是诗人在投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次年三月写此诗,暗示了诗的悲伤感情基调。特别是古诗词中引用典故往往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解注释中的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常见的典故和蕴含感情有:“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喻指屈身事人;“尺素”用作书信的代称;“五柳”后来成了隐者的代称;“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杜康”酒的代称;“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等等。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
初中学生怎样阅读古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