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改善活动
一、概述
术语:
QC: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的简称。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 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 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工作质量:指同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能力与责任的双 重体现。如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等。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 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在企业组织中每个人的工作过 程与结果都体现能力与责任,不管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一样。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服务工作 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对外,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 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对内,是各职能部门之 间沟通、配合、协作的顺畅程度。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是 产品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
PDCA : P(Plan)一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
5M1E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
(Enviroment)、测量(Measure。
宗旨、范围、作用:
宗旨: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文明、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范围:
参加人员:全体员工包括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
课 题:广¥之(从经营战略一方针目标一现场存在的I可题)
作用:
开发智力资源,发扬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二、QC小组组建
(一) 组建原则
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1) 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的宗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的共识,并产生了自觉参与 质量,自愿结合在一起.
(2) 企业的管理者应组织、引导与启发职工群众的自觉自愿相结合, 组建本企业的QC 小组。
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1) QC小组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筹划小 组工作。
(2) QC小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组成适宜类型小组。
(二) QC小组成员及职责
1、 成员:QC小组一般5~10人,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根据课题的不同,小组成 员可跨部门组成。
2、 职责及要求:
QC小组
要求
职 责
组长
(副组长)
组长由各生产厂副班长或以 上人员(包括科室管理人员) 担任;一般由小组成员自行 选举,攻关型小组可由上级 指定;
副组长可以是由小组长指定 的组内任何人
负责QC小组活动实施情况的上报及汇报;
负责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
负责分配各组员的任务、领导小组按计划有效 实施,并督促、跟踪进度;出现问题时与相关 部门沟通协调。
负责QC小组会议的组织召开;
负责QC活动记录的保管工作;
负贝QC小组成贝的质里教肓工作;
负责QC小组的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
根据需要由生产厂内各级人 员共同组成,一般小组成员 控制在5~10名;
参加QC小组活动,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履行分
担的职责;
配合协助(副)组长;
努力创造QC小组内的和睦关系;
学习固有技术和品质管理方面的知识,力求在
活动中扩展职责分工的范围;
参加小组会议,并积极发言;
轮流发表已经结束的改善活动成果。
(二)名称确定
小组成立后,通过全体成员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小组名称不限定起名范围, 但原则上必须积极向上,并具有特定涵义,且要求用语简洁、通俗易懂。
三、QC小组活动的程序
QC小组应遵循和运用PDCA循环、统计技术等科学方法,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 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使之不断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适用丁 “问题解决型”课题
1、 课题类型
按照QC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 “问题解决型”课题可分为“现场
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种类型。
现场型:以班组和车间一线操作人员为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
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
服务型:以公司不从事基本生产的辅助人员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
QC小组改善活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