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诊疗操作规范.doc电针法
电针法是在针刺腧穴 “得气” 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的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 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 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 针与电两种刺激 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准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我 国在解放前就有人试制过电针仪, 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解放后电针疗法发展很快, 进 行了许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一)电针仪器 电针的种类很多,只要是能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到所需强度的器械均可用作电针器。但 应注意最大输出电压和电流量的关系。例如,最大输出电压在 40 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 应限制在 1 毫安以内, 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由于近年电子工业发展迅速, 电针器的种类越来 越多,而且不断更新。现将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电针器的性能介绍如下:
1.G—6805 型电针治疗仪 本机的性能比较稳定,交直流两用电源,可输出连续波、疏 密波、断续波。连续波频率为 160-5000 次/分,疏密波和断续波为 14-26 次/分。正脉冲 幅度为 50 伏,负脉冲为 35 伏。正脉冲波宽为 500 微秒,负脉冲为 250 微秒。仪器顶部有 5 个小型输出插孔, 对应于面板上 5 个控制旋纽, 调节控制旋纽能改变输出强度。 各插孔可插 入针夹电极插头或电极板插头。 面板中间的旋纽用以选择不同的输出波型, 可控制输出连续 波、疏密波、断续波。右侧的旋纽用于连续波的频率调节,左侧的旋纽用于疏密波、断续波 的频率调节。拨动开关是选择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用的。氖灯指示各种波型的频率。
2.WQ— 10A 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电针仪 本机性能较多, 可用于穴位探测、 电针治疗、
针刺麻醉、电兴奋治疗、经络敏感测定等。基本波型:正冲为矩形脉冲,反冲为尖脉冲。 频率及脉冲宽度: “X1 ”档频率为 0-100次/秒,脉宽为 250-350 微秒;“ X10' '档频 率为 0-1000 次/秒,脉宽为 60—80微秒。脉冲幅度:负载为 250 欧姆时,峰值电流不低 于 60 毫安。调制波形:有连续波、间断波、疏密波 3 种波形,各变动波形的间动频率为 30
次/秒。输出:有 1、2、3 路,3 路可串成 1 路作电兴奋输出。电源:直流 6伏,可用外接 电源。
(二)操作方法
1.先将毫针刺入腧穴有了所需要的“得
气”感应。
2.把输出电位器旋纽调到零位。
3.将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接 在两根毫针上,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 可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根针上。
4.打开电源开关,选择适当的频率和波型。
5.逐步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强度。
6.一般通电时间为 5—20 分钟,有些病人可延长至几小时不等。
7,结束时将输出电位器调到零位,然后关闭电源,取下导线。
8.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将针刺人,接上电针器的一根导线, 另一个电极接在浸湿的纱布上,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
(三)电针的选穴 电针的选穴与毫针刺法的选穴方法大致相同,即循经选穴、局部选穴、经验选穴与按神 经分布选穴。但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 1-3 对穴位 (即是用 1-3 对导线 )
为宜,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
(四 ) 电针刺激参数的选择
1.脉冲
电针诊疗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