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中水生物处理实验
实验指导书
城乡建设学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一体化中水生物处理实验
实验目的
本设备是一体化中水处理工艺的教学演示和动态实验设备。通过设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小区污水处理集中水回用种常用的单元操作技术
(2)掌握由这些单元操作组成的处理流程
(3)观察废水、污泥和空气在处理过程中的举动
(4)通过对小区污水进行实际处理实验来取定其设计参数与处理结果的分析。
设备的工作原理
搅拌配水、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竖流式二沉池、普通快滤池(定时反冲洗系统)、活性吸附柱、紫外杀菌系统。
(1)生物接触氧化池 在运行初期,少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由于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经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厌氧菌。
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产物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大块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较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生物膜在池内成立体结构,对保持稳定的处理能力有利。
淹没在废水中的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在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均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次沉淀池,通过沉淀与水分离,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空气来自池子底部的布气装置,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一部分氧气溶解在水里。
(2)竖流式二沉池 池型多为圆形,水以设在池中心的导流筒进入,再从下部经过反射板均匀地、慢慢地进入水池内。污水是在池的下部向上做竖向流动,而水中的悬浮颗粒是在承受竖直向上的水流速度与颗粒本身的重力产生的颗粒的下沉速度这两个速度的差值作用下产生运动。当可沉淀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其沉淀效果要比平流式低一些。当应用于絮凝沉淀和区域沉淀时,由于“悬浮差”作用竖流沉淀池更具有独特的作用。
(3)普通快滤池 原水经过沉淀后,水中尚残留一些细微的悬浮杂志,需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滤就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水的浊度不超过3mg/l(新标准不超过1mg/l)。
过滤对生活饮用水的水厂来说,必须有过滤,这是不可缺少的。
普通快滤池内从下到上由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滤料层和排水槽等组成,每个滤池由4个阀门(进水阀、排水阀、冲洗水阀和清水阀)。当过滤时打开进水阀,水流从上到下穿过滤池,水中悬浮颗粒被滤料截住,清洁水由清水阀排出。当滤料堵塞严重,出水水质变差时,停止过滤,关闭进水阀和清水阀,反冲洗开始。此时打开冲洗水阀,冲洗水从滤池底部进入,自下而上穿过滤池,由于冲洗强度大到足以使滤层膨胀,从而将滤料间的杂质带入水流中,打开排水阀,冲洗水经排水槽排出池外。
(4)活性碳吸附柱 在有机玻璃柱内装填颗粒
一体化中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