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的四次创业潮.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的四次创业潮
D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1988年时我在昆明一家知名国企百货公司做售货员,每月工资45元;丈夫在大学做教师,每月挣90块,那时在昆明已算高薪。”陈梨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与其性格不同的是,哥哥陈保中激进冒险。“他原来是粮食局员工,一个月30元。但他不甘于乏味,他停薪留职,靠三轮摩托车拉货赚钱。”
陈保中、陈梨花(均为化名)兄妹俩在80年代曾都是国企员工,然而在改革开放狂潮中做出不同的选择,随后经历不同的人生。
据了解,面对充满未知数的商海,公职人员更多以“停薪留职”或请长假的方式“下海”,为自己留后路。
“后来朋友叫他一起合伙做货车司机,陈保中才决定完全脱离国企单干,他买断在粮食局的工龄,两人到处借钱贷款买货车,专门替人跑长途拉货。”据陈梨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陈保中从昆明到深圳拉货,往返要一周半时间,拉货一次就赚2000元,迅速成为“万元户”。
“那年万元对我们来说是数不清的,相当于现在的‘亿元’。每到家庭聚会,哥哥一身白色西装、金链子、墨镜出场。我们曾劝他少出差,多在孩子学习上用心,他却反驳,‘读书有什么用,我赚的钱捆成砖头就能砸死人’。我们那时觉得,司机竟然还比文化人混得强。”陈梨花回忆道。
这一代的创业者中,诞生了俞敏洪、郭广昌、王传福等后来的业界大佬,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逐渐成长为奠定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石。
1997-2000年浪潮之巅:互联网袭来
经济体制的改变,让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科技的发展,却改变生活方式。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在1997年开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在1997年12月1日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网用户数62万。该中心自此后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
1997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次年2月,他在中国“克隆”雅虎,推出中文网页目录搜索的软件,名叫“搜狐”。
同年6月,26岁的丁磊设想网民们应有自己的信箱,于是在广州创办网易公司,写出了第一个中文个人主页服务系统和免费邮箱系统。
10月,29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志东领导的四通利方获得第一笔风投,该网站体育论坛因帖子《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而倍受关注;次年,四通利方开办新闻频道,并收购北美网站华渊资讯网,网站更名为“新浪网”。
1998年,马化腾成立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时ICQ很火,QQ默默无名。
1998年,雅虎进军中国,成为1998-1999年连续两年网民网页首选。
1999年,马云在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确定要成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域名就叫阿里巴巴。
同样在1999年,刑明把1996年从股市赚来的钱投资在3个网站项目上,其中一个叫“天涯社区”。“天涯社区最初只是一个萌动的人文意念与单纯的模仿,我当时看到了网易社区的雏形,做一个充满人文情结的个性化的网络虚拟社区。”刑明曾表示。
同年8月,22岁的小伙子孙鹏与另外4位网友一起建立个人网站——红袖添香。“做文学网站,最初只是缘于梦想,终极目标也不是为了赚钱。”孙鹏曾表示。如今,这个纯文学网站,拥有完善的

中国的四次创业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3.10 MB
  • 时间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