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卢沟桥烽火
D
当堂检测
一、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
、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分别写了 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15年是纪念 战争胜利 周年。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 这句话揭示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5、卢沟桥烽火
褒义词
贬义词
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
1937年7月7日——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贾汪区江庄镇中心小学教学案 六年级 语文学科
教学内容
5、卢沟桥烽火
总课时数
17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教 学 内 容
修改与补充
教
学
过
五分钟工程:
古诗朗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生评议。
出示教学目标: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找出描写敌军和我军的语句,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我军的英勇无畏、机智勇敢,敌军的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等。
2.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1、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永世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去看看那——(齐读课题:卢沟桥烽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烽火”是报警的烟火,那么卢沟桥的烽火,报的是什么警呢?那是日本鬼子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程
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
、3自然段
(1)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日军以搜查失踪的士兵为借口,企图侵占宛平城,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后向中国军队开枪。
(2)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2、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从描写日军与我军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日军的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卫国)
(3)课文说“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那么守军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判定日军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查失踪的士兵呢?(请再次读读课文,可以用笔划划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点自己的感想。)交流:
A、“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如果真要寻找丢失的士兵,也该在白天,不应该在“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
B、“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日军到中国士兵的管辖范围来搜查,可他们却是“全副武装”,而且“偷偷地”“摸来”说明了日军的险恶用心。
C、失踪的只是个小士兵,应该没有必要这样连夜搜查。
D、部队的纪律很严明,日军竟然会丢失士兵,这是件丢脸的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却兴师动众地来搜查。
是啊,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日寇是故意挑起事端妄图侵略卢沟桥,可见他们的险恶用心。
(4)1937年7月7日,趁着深夜,日军全副武装,想要占领卢沟桥,那卢沟桥到底是一座
5、卢沟桥烽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