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残疾人托养服务个人总结
上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报中残联)上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 上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 托养服务工作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09 年 7 月一、总体概况 上海现有 万余名 18 岁以上的成年智障人士面临认 知退化、缺乏照料、社会融合等困难; 万余名重残无业人 员及其家庭也存在迫切的养护服务需求。为减轻这部分残疾 人的实际困难,切实提供助残服务,上海市政府分别于 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将“组织 1 万名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 复,简易劳动,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阳 光之家”建设、 “为 3500 名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完 、 善全市 240 所‘阳光之家’建设,包括建立 5O 所接纳轻度智 障人士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阳光工场’ ”三个项目列为当年的 市府实事项目之一,并于 2009 年启动上海市残疾人居家养护 服务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 合下,上海已建立了包括机构养护、日间照料、居家养护等 服务的伤害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截至 2009 年 1 月,全市共 建立 “阳光之家” 所 241 (包括 51 所 “阳光工场”, ) 学员 12153 名,其中“阳光之家”学员 10711 名, “阳光工场”学员 14421名,为学员提供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 1125 名。全市约定养护 机构 192 家,为 6720 名中、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养护服务, 其中智力残疾 2699 名(占总数 %) ,精神残疾 1977 名 (占总数 %) ,肢体残疾 1384 名(占总数 %) , 视力残疾 409 名(占总数 %) ,听语残疾 180 名(占总数 %) ,多重残疾 15 名(占总数 %) 。全市建立精神残 疾人社区康复机构 155 家。截至 2009 年 6 月,全市共为 9274 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护服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二、具体做法 (一)政府出资,重点补贴 政府出资, 出资 市残联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及享受托养服务的困难残 疾人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对于在新建床位在 100 张以上、有示范作用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所建立的残疾人 养护基地,按每张床位一次性投入建设补贴经费 5000 元。购 买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现有空余床位,就近就便地为残疾人 提供养护服务,按每年每床给予 500 元标准补贴。对于接受 机构养护服务的符合条件的重残无业人员, 给予每人每月 400 元的经费补贴。对于接受居家养护服务的残疾人,给予每人 每月 300 元的经费补贴。对于在“阳光工场”非正规就业组 织参加技能培训的无保障智障人士,给予每人每月 200 元的 交通午餐费补贴。2(二)拓宽思路,丰富服务内容 拓宽思路,丰富服务内容 残疾人机构养护服务,通过依托养护基地、社区养老机 构等专门养护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经审 核符合条件的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精神残疾人日间 康复照料,通过各街道(乡镇)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对 病情稳定、经评估后经注册的精神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心 理疏导、娱乐康复,简单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 务。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派有 爱心的服务人员每天上门 1 小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料理 家务和生活护理等居家养护服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
“阳光之家”服务内容涵盖 居家自理、生活常识、社会交往、运动康复、劳动技能等方 面,通过小班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对智障人士进行针对 性培训。
(三)依托信息管理,强化服务手段 依托信息管理,强化服务手段 通过开展入户需求调查,全面了解本市 万余名重残 无业人员及精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养护和日间照料需求等 信息,建立了机构养护、日间照料、居家养护服务的基本数 据库,实施动态管理。依托“阳光之家”管理信息系统,建 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管理信息平台,为“阳光之家” 人员管理、日常考勤等提供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服务,强 化服务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效果。3(四)加
残疾人托养服务个人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