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气接线规范标准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 -
导线连接的根本要求
1、连接点处接触严密,接触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导线的电阻比应不大于1-;
2、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90%;
3、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剩余熔剂或熔渣的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联系,主要防止电腐蚀;
4、不同线号的导线及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得在受力的地方连接;
5、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6、铜铝线连接时必须采用铜铝接头或压接,不准用自缠自的方法;
7、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管压接法、电阻焊法、气焊法、封端连接〕;
8、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6平方毫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
9、铝绞线在档距中间连接时必须采用压接、钳接、绞接收,在引流处可采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1. 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平安可靠的工作〔见表E〕。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平安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 -
. . -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外表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 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构造应尽量考虑进展正面拆装。
3. 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
4. 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5.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6. 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7. 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8. 柜的PLC等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其他发热元件的对流方向。
9. 主令操纵电器元件及整定电器元件的布置应防止由于偶然触及其手柄、按钮而误动作或动作值变动的可能性,整定装置一般在整定完成后应以双螺母锁紧并用红漆漆封,以免移动。
10. 系统或不同工作电压电路的熔断器应分开布置。
11. 熔断器、使用中易于损坏、偶尔需要调整及复位的零件,应不经拆卸其他部件便可以接近,以便于更换及调整。
12. 熔断器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距离应便于熔体的更换。
.. -
. . -
13. 不同电压等级的熔断器要分开布置,不能交织混合排列。
14. 有熔断指示器的熔断器,其指示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一侧。
15. 瓷质熔断器在金属底板上安装时,其底座应垫软绝缘衬垫。
16. 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17. 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18.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

电气接线规范标准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dntv68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1-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