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象,是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按给定信号的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 
2、被控制量:在控制系统中.按规定的任务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
3、控制量:。
4、扰动量:干扰或破坏系统按预定规律运行的输入量,也称扰动输入或干扰掐入。
5、反馈:通过测量变换装置将系统或元件的输出量反送到输入端,.
6、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人信号相减,其差为偏差信号.
7、负反馈控制原理:检测偏差用以消除偏差。将系统的输出信号引回插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力图消除或减少偏差的过程。
8、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常用控制方式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
9、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 特点:开环控制实施起来简单,但抗扰动能力较差,控制精度也不高。 
10、闭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被控过程的影响。 主要特点: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但存在能否正常工作,即稳定与否的问题.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11、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表现在:(1)、稳定性:系统的工作基础。 (2)、快速性:动态过程时间要短,振荡要轻。(3)、准确性:稳态精度要高,误差要小. 
12、实现自动控制的主要原则有:主反馈原则、补偿原则、复合控制原则。
       
第二章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频率特性。 
2、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域系统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3、求传递函数通常有两种方法:对系统的微分方程取拉氏变换,、电感、电容元件组成的电气网络,一般采用运算阻抗的方法求传递函数。
4、 结构图的变换与化简 化简方框图是求传递函数的常用方法。对方框图进行变换和化简时要遵循等效原则:对任一环节进行变换时,变换前后该环节的输人量、输出量及其相互关系应保持不变。化简方框图的主要方法就是将串联环节、,即移动分支点或相加点,使被简化的环节中不存在与外部直接相连的分支点和相加点。
5、利用梅森(Mason)公式求传递函数。
6、七个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典型环节
传递函数
特点
比例环节
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即信号的传递没有惯性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惯性环节
其输出量不能瞬时完成与输入量完全一致的变化
积分环节
,输出值要等时间T之后才等于输入值,故有滞后作用。输出积累一段时间后,即使输入为零,输出也将保持原值不变,即具有记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13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 文件大小128 KB
  • 时间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