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50年代:侧重经济增长理论的途径,主要是定性分析; 6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的国民收入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分析
70年代:麦多斯等关于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人类自行毁灭的增长极限理论。 8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技术内生、人力资本、制度。
经济增长的含义
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
(1)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劳动力按不变的、由外部因素决定的速度增长;
(3)社会的储蓄率,即储蓄与收入的比率不变,若记S为储蓄,为s储蓄率,则
(4)社会生产过程只使用劳动N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且两种要素不能互相替代;
(5)不存在技术进步。
为了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总产出与资本必须同步增长,其增长率由储蓄率和产出—资本比确定。按照哈罗德的说法,这一增长率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受有计划的均资本-产出率两个关键变量的约束。
劳动力充分就业时经济增长的条件:
如果要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总产出的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哈罗德将这一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记为Gn。
哈罗德—多马均衡增长条件
g=s/v式称为哈罗德—多马均衡增长条件。如果这一条件不能满足,如,则失业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则会出现大量资本闲置。
二、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的罗伯特·索洛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
(二)假定条件
(1) 非负性。
(2)技术进步产生于机遇,是外生变量。
(3)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
(4) 完全竞争市场
(5) 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产品大于零。
(三)基本模型
用Gy表示收入增长率,用GL表示劳动力增长率,用GK表示资本增长率,则有
Gy = aGL + (1-a)GK
公式两端同时减去GL,则有
Gy -GL = (1-a)(GK- GL)
(四)主要观点
。
,但经济增长率不影响技术变革速度。
。
,资本供给将增加。
第二节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技术差距模型,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
美国学者波斯纳主要观点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通过引入模仿时滞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
第三节产品生产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
一种产品从其创新投产开始,到大规模生产,
第二章__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