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例总结归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病例总结归纳
病例总结归纳
、皮质激素治疗和外伤引起。
    影像诊断要点: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股骨头和关节间隙改变,大致可分为:①早期:股骨头内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缘模糊;② 中期:股骨头塌陷,见混杂存在的致密硬化区和斑片状、囊状透亮区,承重部骨质增生、硬化;③ 晚期:股骨头塌陷加重,其内骨质破坏与硬化同时存在,关节间隙变窄。CT平扫见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区多呈扇形或地图形,正常骨小梁结构模糊,可呈磨玻璃样改变,周围多有高密度硬化条带构成的边缘,颇具诊断特征。还可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区。MRI大多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边缘的异常条带影,T1WI呈低信号、T2WI亦为低信号或两条内外并行的高低信号。条带影所包绕的股骨头前上部可呈四种信号特点:① 正常骨髓信号;② 长T1长T2组织信号;③ 长T1短T2组织信号;④ 混杂信号,即以上三种信号特点混合存在。MRI可直接显示髓腔组织的异常改变,与X线平片及CT相对比,MRI可较早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出诊断。
    与关节结核鉴别:后者病程长,多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广泛,病变周围无骨质增生现象。与退变性囊肿鉴别:后者多位于骨性关节面下,形态规整,无明显股骨头塌陷。
心、很少偏心生长。囊肿沿骨干纵轻度膨胀生长,皮质变薄,病变周围无骨膜反应。在早期,骨囊肿的骨干侧边缘常呈连续的半弧形,边界清晰,当囊肿不断增大后,则边缘变为多弧形且伴硬化缘。病理骨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囊内液体流出,表现为皮质断裂,骨折碎片向囊内移位,即所谓骨片陷落征(fallen fragment sign)。CT显示病灶内为均匀的液体密度影,骨壳完整。MRI显示囊内容物在T1WI上为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果内有出血或含胶样物质则在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
    与骨巨细胞瘤鉴别:后者多发生在骨端,偏心性生长,多横向扩展,具有膨胀性。与嗜酸性肉芽肿鉴别:后者病灶较小,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软组织肿块,多有骨膜反应,可出现中心性死骨及倾斜的边缘。
(myeloma)为起源于骨髓网织细胞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根据病灶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多发者占绝大多数。40岁以上多见,好发于颅骨、脊椎、肋骨、骨盆等富含红骨髓的部位。
    影像诊断要点:① 广泛性骨质疏松,脊椎和肋骨常有病理性骨折;② 多骨多发性骨质破坏,呈穿凿样,无硬化边及骨膜反应;③ 骨质硬化,较少见,影像学上又称为硬化型骨髓瘤;④ 软组织肿块,位于破坏区周围,椎旁软组织肿块很少跨越椎间盘水平;⑤ 膨胀分房性骨破坏,见于脊椎和骨盆,皮质变薄,其内见残存骨小梁,呈皂泡状。CT较X线能更早期显示骨质细微破坏和骨质疏松。典型表现为松质骨内弥漫性分布。边缘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区,常见软组织肿块。胸骨、肋骨破坏多呈膨胀性,增强扫描肿瘤可有强化。MRI对检查病变,确定范围非常敏感。骨破坏或骨髓浸润区在T1WI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病变弥漫时,为多发、散在点状低信号,分布在高信号骨髓背景内,呈特征性的“椒盐状”改变;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由于脂肪
信号被抑制,病灶高信号较T2WI更明显。
    与转移瘤鉴别:后者病灶大小不一,边缘模糊

病例总结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儒林
  • 文件大小2.42 MB
  • 时间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