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肌松剂的应用和肌松监测改.ppt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肌松剂的应用和肌松监测改
第一页,共47页
肌松药的历史
1516年,意大利的传教士Peter Martyr d’Anghera 首次记载了箭毒。
1811年,Bancraft 等证明箭毒通过抑制呼吸使动物致死。
1942年加拿大的麻醉医师首次将箭毒应用于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肌松剂的临床应用,结束了深麻醉的时代,开始了现代麻醉学的新纪元,即深肌松和浅麻醉的时代。
第二页,共47页
肌松药的分类
按阻滞性质:
去极化肌松剂:烟碱样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琥珀酰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剂:烟碱样胆碱能受体的竞争性受体拮抗剂
按化学结构(对非去极化肌松药)
苄异喹啉类:阿曲库铵
氨基甾类:维库溴铵、罗库溴铵
按维持时间:超短效、短效、中时效和长时效
第三页,共47页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
去极化肌松药:
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胆碱能受体结合,产生类乙酰胆碱兴奋,使终板持续去极化,阻滞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传递。(I相阻滞)
非去极化肌松药:
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胆碱能受体结合,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从而防止去极化的发生,即竞争性阻滞
第四页,共47页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
II相阻滞:去极化肌松药长时间反复应用,其阻滞性质由原来的去极化阻滞(I相阻滞)发展成带有非去极化阻滞特点的阻滞称为II相阻滞。
受体脱敏感
离子通道阻滞
激动剂通过离子通道进入胞浆而损伤胞内结构
离子通道反复开放而影响临近肌纤维膜的功能
可能对突触前膜有作用,影响乙酰胆碱的动员和释放
第五页,共47页
临床常用的肌松药
琥珀酰胆碱-优点:
起效迅速,60s可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
超短时效,-,充分吸氧的病人即使不给予任何辅助呼吸,自主呼吸恢复时SpO2>90%。(困难插管)
第六页,共47页
临床常用的肌松药
琥珀酰胆碱-缺点:
无满意的拮抗药;
反复静注易产生II相阻滞;
引起肌纤维成束收缩:眼压、颅内压和胃内压增 高,术后肌痛;
在烧伤、严重软组织损伤、去神经支配、严重感染和破伤风等病人中,使用琥珀胆碱易引起高血钾,甚至心脏骤停。
第七页,共47页
临床常用的肌松药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潘库溴铵
派库溴铵
插管剂量(mg/kg)




起效时间(min)

2-3
3-4
3-4
临床有效时间(min)
30-40
30-45
120
100-160
消除
肝肾
肝肾
肾脏为主
肾脏为主
M受体作用




蓄积




输注剂量
Ug/kg/min
6-10
-1
第八页,共47页
临床常用的肌松药
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
美维松
插管剂量(mg/kg)
-


起效时间(min)
2-4
3-4
2-3
临床有效时间(min)
35-45
35-45
12-20
消除
Hoffman为主
Hoffman为主
胆碱酯酶
M受体作用



组胺释放
+++


输注剂量Ug/kg/min
7-10
3
3-4
蓄积



第九页,共47页
适合于连续输注
顺式阿曲库铵价格昂贵
阿曲库铵长时间、大剂量输注(ICU),应注意神经系统症状
美维松不能用新斯的明拮抗
第十页,共47页

肌松剂的应用和肌松监测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31 MB
  • 时间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