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这是什么教学案例(谢春燕)2.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这是什么
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 谢春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安排为歌曲《这是什么》及欣赏曲目《调皮的小闹钟》,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下册第八课《时间的歌》。歌曲《这是什么》是一首谜语歌,结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参与、合作更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
学生分析:一年级下期的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已经习惯,角色定位已经比较准确,结合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段这一年龄特点,音乐课中的音乐素养培养应更多在音乐游戏中予以传授,让孩子参与体验是最好的方式。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2、 能有力度地准确演唱歌曲中“当当当”的音高。
3、 能用肢体编创、无音高打击乐器参与音乐表现中。
教学重难点:区分“当当当”处音高区别并准确演唱、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无音高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钢琴
一、 组织教学
师生互动
二、 导入新课
1、节奏拍击游戏
师小结:(师拍击节奏,生模仿)大家的模仿的很准,再增加难度指数,看谁最具创造力。
2、听辨与创造
师:考考你们的听力和模仿力,听出,并模仿出强弱!
生:(略)
师小结:你们真能干,现在用你们可以用你们的节拍为老师伴奏了!请开始……
三、学习歌曲
1、 稳定拍初听
2
学生击拍,(稳定后)教师清唱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聆听声音的强弱,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模仿。鼓励学生创造声响。
2、 合作击拍、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这是什么》(出示课题),这是一首谜语歌,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谜底是什么?
生:(略)
3、再次熟悉歌曲、处理歌词
师:同学们,谜底确实是闹钟,可爱的闹钟不怕辛苦,一直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真是了不起,请大家很小声的跟着录音唱一遍,唱时要求用自己的方式小声击拍,注意体现出歌曲的强弱规律。(教师边唱边画图形普如一遍学生没有完成、可单独演唱前两句)
生:(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聆听习惯。固定节奏型可以帮助学生稳定节拍,保持速度。学生轻声拍击,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聆听教师的歌声。而教师清唱则能拉近师生距离。
3、律动参与完整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真不愧是老师的音乐家,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想象力了编创能力和合作能力,用身体模仿走针和闹铃,谜面的部分的家一起击拍,拍自己、点别人,看看谁最有想象力。(教师边唱边手指图形谱)(播放录音)(可教师先清唱需要编创的部分让学生准备,然后再播放音乐)
生:(略)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让学生熟悉歌曲内容,身体打击固定节拍可以起到熟悉歌曲节拍和稳定速度的作用。
(二)分句教唱、解决重难点
1、 模唱一、二句旋律,用律动结合科尔文手势处理第一句与第二句音高区别
师: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觉得这首歌曲已经住进心里了,很想唱一唱,那我们就一起用“beng”来模唱,唱的时候请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唱完后找出一二句有什么不同(教师边唱,边指图形谱,)
生:(跟唱)
3
得到结尾音高第一句高,第二句低的到答案后
师:听辨的非常准确,(强调和纠正学生演唱的问题),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分角色带歌词演唱刚才这两句,老师是指针同学们是闹铃(用科尔文手势带结尾部分)
生:(略)
师:同学们得

这是什么教学案例(谢春燕)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