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摘要: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伙伴一起游戏、学习和生活中
建立的和谐人际关系。本论文结合当前幼儿出现的一些实际情况,针
对班级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等方久而久之,他们就更不会主动与同
伴游戏,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后,有些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
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
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
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学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日后
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
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同伴之间的和谐交往又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1、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较多。逐渐的出现一个畸形发展,
大多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幼儿社会经验贫乏,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
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
题。因此幼儿在交往中容易出现伤害别人、争抢食物和玩具等现象,有的甚至用
咬、抓、推或打架等方式来宣泄自己情绪。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
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
4
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合
作。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
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些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和退
缩性行为,有的甚至从不与伙伴交流。在交往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语
言比较贫乏,以致于影响了交往活动的正常进行。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往往体现
为用直接的动作代替具体的语言现象。女口:幼儿在需要成人帮助扣扭扣时,往往
用手扯着扣子站在你面前,当老师询问:“需要老师帮你扣钮扣吗?”他才会点并
5
9
没有应答或说:“嗯,是的!”另外,托儿对同伴的姓名往往混淆不清,有的喜欢和人一起玩却不知对方姓啥名什,最后直接用拍身子或肢体动作来让对方知道他想
和其交流。这也进一步阻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情感与作用
幼儿必须学会尽量减少以自我中心,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同伴交
往中,时常会模仿一些他人的语言,然后转化为直接的语言,再与他人交流。幼儿
在与同伴游戏中用到语言表达机会很多,久而久之,幼儿在游戏中也能轻松愉快的
学习到不同的表达语言了。[5]在幼儿园,教师创设角色区让幼儿相互学习和合作
是很好的,在学习和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进
一步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
共同活动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儿童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
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
讨论的机会,幼儿常在一起讨论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这些都非
常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知识,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需要家长朋友的正确引导,还要教幼儿一些交往技巧,促进幼
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在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往往都会把他们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如果
他说的话或做的事被他人所采纳或接受,幼儿的自信心会得到满足和发展,幼儿的
自信心得到发展又会引起更强的交往主动性。女口:有一次小朋友在休息时间
把我教的儿歌《小老鼠》变成了拍手歌,我给了他们很大的肯定,结果她们玩得更
7
起劲并在之后的节目编排时积极的表现了他们的动作才能。
2、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儿发出社会行为,如微笑、请求、邀请等,根据对方的反应作相应的
调整,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发展。自我调控能力也是社会交往中所必须具备的能
力。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馈往往直接和坦率,如果你发出的是友好、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同伴会做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而如果你做出抢夺、推撞、独占等消极行为,同伴则做出否定、厌恶和拒绝的反应。这种丰富的、直接的反馈有利于发展
幼儿良好的行为,并使之转化为一些稳定的交往技能。教师和家长应正视幼儿的社
会交往能力,使之行为尽量都是良好的反馈。
(三)、幼儿同伴交往有利幼儿身心健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