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聊斋于成龙》原文及译文赏析
于成龙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寄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
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高中语文《聊斋于成龙》原文及译文赏析
于成龙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寄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
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
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日:
“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
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节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寄:yu,洞,窟窿。
【试题】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适巨绅家将嫁女适:
又出示谕阖城户口谕: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急于移置而物多1|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3.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盗贼:
于成龙:
【参考答案】
1.(1)恰好(2)告知
2.c
3.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在这种情况下,
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
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4.(1)狡诈贪婪(或:利令智昏)
(2)破案如神(或:才智过人,机智果断)
【于成龙简介】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今吕梁离石)人。谥
“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
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
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
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
第一”蜚声朝野。
【参考译文】
中丞于成龙巡视到高邮。恰好有一个富绅家即将嫁女儿,嫁妆非常多,夜
里被盗贼穿墙打洞席卷一空。当地刺史束手无策。于成龙命令关闭各个城门,
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公差头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的装载。又出告示
告知全城百姓各自回家,等候第二
高中语文《聊斋于成龙》原文及译文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