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doc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1 / 35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 ( 汉人王褒所写《臣有《南有嘉茗赋》为茶赋名
篇。内述 :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嚣此众氓。” ( 三 ) 专有代名 : 叶嘉 :
这是苏轼所取的茶之专名、昵称。《苏轼文集》载此文,因《茶经》首句言 : “茶
者,南方之嘉木也。”又因茶之用于世者主要在叶,故取茶别名为“叶嘉”并作
《叶嘉传》。此传为古来颂茶散文名篇,用拟人手法,刻画了一位貌如削铁,志图
挺立的清白自守之士,一心为民,一尘不染,如文中所言 : “风味恬淡,清白可
爱,颇负盛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评也。”为社稷黎民,“虽粉身碎骨”亦
不辞也。这是茶别名最佳名号
( 四) 茶的外形特征作为茶的雅号。如 :
雀舌、麦颗、麦粒。《梦溪笔谈》 : “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又,沈括诗 : 《尝茶》 :
“谁把嫩香名雀舌。”又曾巩 : 《尝新茶》 : “麦粒收来品绝伦。”
香叶、嫩芽。元稹 : 《一言至七言诗》 : “茶,香叶、嫩芽。”
雀舌露、鸟喙长、枪旗耸,嫩茎茂。梅尧臣《南有嘉茗赋》称茶之形状
曰: “土膏脉动兮雷始发声,万木之气未通兮已吐乎纤萌。一之曰雀舌露,, 二之曰
鸟喙长 ,, 三之曰枪旗耸 ,, 四之曰嫩茎茂 ,, 。” (4) 旗枪、枪旗 : 苏轼 : 《叶嘉
传》 : “吾当一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袁枚,《赠南浦太守
》: “谷雨旗枪最有名。”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3 / 35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鹰爪、苍鹰爪 : 陆游《安园院试茶》诗自注 : “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
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杨万里 :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 “鹰爪 新茶
蟹眼汤。”
龙团凤饼 : 唐宋时蒸青法,把茶艺术化。有专门模型,刻有龙凤图案,压入模型制成饼,过黄焙干,色泽光莹。龙团供皇帝、亲王,凤饼供学士、将帅。宋徽
宗《大观茶论》 : “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又陆游《安园院试茶》诗自注: “日铸
贮以小饼,蜡纸丹印封之。”陆游诗《饭罢碾茶戏书》 : “小饼戏龙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
( 五) 以茶的灵异品性为茶的雅号,此项在文人的诗文化比比皆是,择要者述如
下 : (1) 灵芽、灵草、灵物、灵味 : 沈括 : 《梦溪笔谈》中有诗 : “谁把嫩香名雀舌,
定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划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顾况《茶赋》: “皇天既
孕此灵物兮。”又,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 : “逗晓灵芽发翠茎。”韦应物
《喜园中茶生》 :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瑞草 : 古代称绍兴卧龙山茶为“龙山瑞草”,王十朋 : 《会稽风俗赋并
序》 : “日铸雪芽,龙山瑞草。”杜牧 : 《题茶山》 :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瑞草魁”,茶为瑞草之首领。
雪芽、金芽 : 古代称日铸茶为“雪芽”。相传日铸岭资寿寺旁有茶树十数
株,其芽长至二三寸,绒毛纤白,故名。陆游艺机《东丁院汲泉煮茶》诗: “雪芽
近于峨嵋得。”明人韩铣《后山茶诗》称上虞茶 : “金芽带露摘来新。”
凌宵芽 : 高山云雾茶。杨维桢 : 《煮茶梦记》 : “拟以凌霄芽为饮供。”“小芸呼曰 : 凌霄芽熟矣~” (5) 兰雪 : 张岱改良之绍兴名茶品种。称“兰”者,因其茶
色泽素兰,“雪”者,因滚汤冲之,状如雪涛。故名兰雪。张岱《露兄》文 : “茗战争来兰雪。”他又有,《兰雪茶》一文。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4 / 35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玉食、玉华 : 古代称供给皇帝的名茶为玉食。陆游 : 《喜得建茶》 : “玉食何
由到草莱。”玉华 : 沫渤。陆游 : 《试茶》 : “得汤已见玉华浮。”泛指茶汤。
玉川子 : 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与陆羽号竟陵子一样,被人称为茶的别名,其典故就是“七碗茶诗”,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杨万里诗《谢木韫之舍人 ,, 》: “故人分送玉川子。” (8) 嘉木英 : 《茶经》谓茶“南方之嘉木也。”秦观《咏茶》 : “茶实嘉木英,其香在天育。” (9) 琼蕊浆 : 似宝玉一般的仙花花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