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牛崛起案例分析10页.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渴了累了喝红牛”。红牛,作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进人们心里的呢?我们来剖析下。
  “我们的经验是,对于像红牛这样的饮料生产企业,把握住了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全面么好,也是扭曲的,不健康的,它的衰败也可能是很快的。
  为了保障整个配料在罐装封口过程中洁净卫生,他们采用了更为严格的GMP标准(良好生产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在这个环节,自行设计、安装的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封闭式洁净生产区,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的标准。在这个外表简单的方形结构中,通过不同的封闭管道分别将配料、水、蒸汽、压缩空气等送进来进行生产。据石浩文介绍,从上端进入“净化区”的空气通过一个特殊装置被过滤、净化,进入净化区并把里面带有粉尘等不洁净的空气、从下端挤压出去,从而完成一个循环,随着空气交换过程不断继续,净化区内的空气就变得非常洁净。人员进入净化区操作和维修,必须经过预净、更衣、风淋、消毒等程序。
“红牛饮料的灌装环境,完全按照最严格的制药行业规范进来控制的。”
  高温,向不安全因素说BYE-BYE
  搅拌均匀的配料经过过滤,用泵送入杀菌系统,这里的气温比周边明显要高很多,不断有白色的水汽溢出,粗大的管道开始变细,在云雾缭绕中,一排排红牛饮料罐开始鱼贯而出,场面很是壮观。
  “实际上,这是红牛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在石浩文的指点下,红牛生产过程中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蕴涵着红牛生产过程中对于饮料安全生产的“第二关键点”——配料在罐装前杀菌的温度不低于85摄氏度。
  “那些缭绕的水蒸气就是我们控制温度达标的主要能源。”在这里,缠绕在配料管道上的蒸汽管道对配料进行均匀加热,温度严格达标的配料将被罐装进同样经高温高压水消毒的马口铁易拉罐中。“如果生产时发现温度达不到的配料杀菌所需的85度,内部温度监控装置就会自动报警,并对未达到温度的料体自动进行重新过滤,加热,然后分装,以保证进入易拉罐内部的饮料液体都是经过严格而且充分的杀菌消毒的
”。石浩文说。
  “对于红牛而言,如果这个环节温度不达标,就意味着质量事故。”这并非危言耸听。在红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里,明确规定:当温度低于生产必须保障的温度的时候,整个生产线会停下,直到经过检修后,确认温度达到要求,才可以重新进行灌装工作。
  刚刚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来的饮料罐是底部朝上的,它们在流水线的中部会很轻盈地实现自由翻转,之后,这些金色的红牛饮料罐排成整齐的一行,划着优美的弧线向前运行,不断有水雾喷洒在这些金色的饮料罐的表面,很有点像“出水芙蓉”。
  “不要小看这个翻转动作,其中大有深意。”石浩文说,“您知道,罐装饮料一般都不会灌得特别满,当罐体翻转倒立的时候,滚烫的液体会对下面的空气加热,实现进一步高温消毒。”这个细节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红牛对消费者的关爱和体贴。“而在罐体喷洒水雾,一方面是帮助饮料罐降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罐体表面进行冲洗,以去掉罐装过程流出的多余液体,让饮料罐外观上更加整洁。”这些完全不用手工操作的流程,原来设计中藏着诸多“玄机”,让人对这条意大利进口流水线的周密设计深表钦佩。
  这条线条简洁的流水线在前方突然转了一个接近90度的弯,原来整齐前行的饮料罐速度开始

红牛崛起案例分析10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