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课例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进展了周长含义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及老师点拨,总结归纳出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随后我又用了大部分时间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研究一些图形的周长如何测量和计算,其目的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环节
1、明确目的,自学新知。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老师点拨,突出重点.
4、指导练习,总结全课。
教学用具
各种图形,绳子(分装在学具袋中),直尺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确目的,自学指导
1、和学生回忆进入第三单元以来都学了哪些知识,出示知识树.
2、引出周长这一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周长的含义,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
(1) 从你身边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想一想什么叫封闭图形?
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独立学习使学生发现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三、老师点拨,突出重点。
四、指导练习
五、总结全课
(2)书上第41页的8个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吗?请你用手指一指它的周长。
(3)你自己会总结周长的定义吗?
组织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检查和催促。
1、小组内交流,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
2、全班合作:一起观察封闭图形的一周,并总结出周长的含义。
3、小组讨论:怎样才能知道课件中哪些图形的周长,共同商量一个方案,全班交流。
4、小组合作:从学具袋里选出一个图形测量其周长,并记录结果。请选择长、正方形的小组重点说说是如何测量并计算的。
1、老师出示一张卡片,?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周长?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
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已经对长、正方形周长有了认识,让学生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计算周长,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卡片的周长。指名汇报。
2、出示问题2:这张正方形图片的边长是8厘米,小猫想做一个木框把它镶起来,需要多少木条呢?
师:求需要多少木条?实际是求什么?
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稳固练习:做课本第42、43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周 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法一、6+4+6+4=20(厘米) 法一、8+8+8+8=32(厘米)
法二、6×2+4×2=20(厘米)
法三、(6+4)×2=20(厘米) 法二、8×4=32(厘米)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教后反思
附录二:
修改后的教案
课题: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长》
学习目的
知识才能
结合详细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封闭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并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方法过程
通过观察图形和亲手测量,增加感性认识和动手才能;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教材掌握知识,不会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和老师点拨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和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和和别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用数学的目光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用具
各种图形,绳子(分装在学具袋中),直尺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二、自学新知,发现问
题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和学生回忆进入第三单元以来都学了哪些知识,出示知识树。
2、引出周长这一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周长的含义,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一)
(1)从你身边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想一想什么叫封闭图形?
(2) 书上第41页的8个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吗?请你用手指一指它的周长。
(3)你自己会总结周长的定义吗?
组织学生自学,老师计时3分钟,巡视检查催促。
4、小组内交流,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
5、全班合作:一起观察封闭图形的一周,并总结出周长的含义。
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独立学习认识封闭图形
通过合作交流理解周长的含义
小学三年级《周长》数学课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