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
摘要唐宋诗词因其隽永绚丽的色彩意象享有“诗是无形画”的美誉。在认知隐喻视阈下,从时间、空间、情感和女性四个维度考察唐宋诗词色彩隐喻,指出经由色彩隐喻,诗人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缝隙得以弥合;借助相似色彩隐喻认知过“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
摘要唐宋诗词因其隽永绚丽的色彩意象享有“诗是无形画”的美誉。在认知隐喻视阈下,从时间、空间、情感和女性四个维度考察唐宋诗词色彩隐喻,指出经由色彩隐喻,诗人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缝隙得以弥合;借助相似色彩隐喻认知过程,读者穿越时空隔阂在可能世界与诗人取得心灵上的共鸣,感悟诗词的审美张力,达到对诗词唯美玄妙意境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唐宋诗词色彩意象认知隐喻可能世界现实世界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一隐喻及其认知机制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传统语言研究把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对其探讨多从修辞角度出发。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手段。隐喻不仅是借助语言符号传递思想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人类对事物进行思考的一种工具。从生成机制上看,隐喻是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过程,也即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过程,其中前者是隐喻认知的基础,为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东西,而后者为陌生的、抽象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隐喻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从熟悉的事物到不熟悉的事物的映射,从具体的概念到抽象的概念映射。经验主义认知观指出,人类通过身体经验不断亲身感知周围世界,并在已知经验基础上对获得的新经验进行组织。隐喻的功能正是在人类从熟悉

“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