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此言深刻阐明了爱国与爱乡的关系,以及爱国教育的途径。换言之,学校教并建设家乡,而不是厌弃本土社会、对本土知识一无所知的人。

2,乡土教材与校本课程。
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个课程资源的问题。它们都是为了弥补国家统一设置课程的不足。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教材,也可以使用乡土教材以外的教材。校本课程的空间广泛,可以是借鉴外地的经验也可以是本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里边的一个内容的细化,而乡土教材只能是本土的,空间很窄。这是从二者的资料来源上看。其次,从内容上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乡土教材很看重历史、人文和艺术,而校本课程则可以包罗万象,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设置,只要不偏离学校的中心课程,就可以开发使用。再次,一般来讲,乡土教材一旦开发出来,轻易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校本课程,有一定的周期,变化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快。分清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乡土教材来开发校本课程。

二、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

学校的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方面。对于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我们亦可从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1,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是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对于乡土教材而言,主要是乡土教材的使用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乡土教材是展示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科技、经济的历史与现状,是系统、科学、全面的反映建设沿革、地理环境、重大事件、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名优产品、专题资料等,增加学生对本土知识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发挥乡土教材热爱乡邦、鉴往知来的独特功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时,作为促进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为当地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为沟通海内外同胞与家乡的真挚感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2,个体性功能。
乡土知识的教育在学校中既可作为直接的德育活动,即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讲述,也可作为间接的德育活动,布置在学生的周边环境中,比如以宣传栏、名人格言警句等形式介绍给学生。
乡土教材的形式多样,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学,能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找到休息的场所,舒缓紧张的神经,增加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同时,乡土教材的内容结合当地生产的实际,使学生了解生产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恶习。特别是在生活条件日渐改善的今天,乡土知识的学习,会使他们的观念得到改变,崇拜祖先的劳动成果。

3,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与做人的方向、价值观相比就显得比较下位。乡土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教育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情感内化。乡土教材不一定具有逻辑严密的科学知识,

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司棋夸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4-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