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关系原理
第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本章重点
学习本章应理解亲属的概念,把握亲属的特征和种类;了解亲属的法律效力以及亲属关系的产生和终止;熟悉亲系的概念及其划分,理解直系血亲和旁系自己配偶的血亲的丈夫或妻子。
第6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三、法定近亲属范围
我国法律采用个别适用性限定法。例如,《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规定了夫妻、父母子女、祖孙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义务。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国籍法》以及三大诉讼法等法律,都对亲属效力作出了限定性规定。可以说,上述法律明确规定赋予某些亲属间具有权利义务的,即为近亲属,其他为远亲。
返回
第7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第二节 亲系与辈分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的系统。
(一)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
。
(二)男系亲和女系亲
(三)父系亲和母系亲
二、辈分
返回
第8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第三节 亲 等
一、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是古罗马帝国使用的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单位,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亲等计算方法。
。
。
参见全书末附的《罗马法、寺院法亲等计算图》
二、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三、我国的亲属关系计算法
(一)我国古代的丧服制计算法
第9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二)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
我国《婚姻法》没有采用亲属计算法,而是采用简便的代数来表示血亲关系。
。直系血亲是从自己算起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三代;至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为四代;至高祖父母、高外祖父母为五代。往下数也是如此,自己至子女为二代;至孙子女、外孙子女为三代。以此类推。
。首先找到自己与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的血缘同源人,然后从两边分别往上数至血缘同源人。如果两边代数相同,取同数;如果两边代数不同,则取多者一方的数字。计算时应注意:代数包括自己或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例如,自己与兄弟姐妹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与堂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与伯叔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参见全书末附的《我国五代以内直系血亲及旁系血亲图》
返回
第10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一、亲属法律关系
(一)亲属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亲属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亲属法律关系的内容
亲属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依法享有的婚姻家庭权利和承担的相应的婚姻家庭义务。
。
根据婚姻家庭权利的性质,可将其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
。
(四)亲属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1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二、亲属关系的发生
。出生是自然血亲发生的唯一原因。
。拟制血亲一般经过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发生。
。结婚是配偶关系产生的唯一原因。
三、亲属关系的终止
亲属关系的终止,是指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止亲属关系。
。自然血亲关系因死亡而终止。
。拟制血亲关系除因死亡而终止外,还可因法律行为而终止。
。配偶关系因婚姻的终止而终止。
。姻亲关系因结婚而发生,一般因离婚而终止,也可因一方死亡而终止。
第1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四、亲属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亲属关系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
。这是亲属关系法律效力最直接的表现,法定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基于这种效力而产生的。一定范围的亲属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家庭及夫妻之间有法定的共同财产;亲属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等等。
第13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依法对失踪的亲属向法院提出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申请;失踪人的财产由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代管;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可以成为遗嘱继承人;晚辈直系血亲在特定情况下有代位继承权。
。一定的亲属关系才构成某些
亲属关系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