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行动项目”计划书
贵州大学实务比赛作品
一、项目纲要
由贵阳农民工社区服务站与贵州大学社会工作协会共同合作“阳光心灵行动项目”将在贵阳各农民工齐集地、农民工子弟学校及贵
(二)本项目希望解决的问题
1、农民工家庭的问题模式
2、农民工儿女心理技术及各个方面素质的提高
3、人文社区环境的改良
4、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改良和教育能力的提高
(三)问题解决的方法
1、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社区工作,联合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在学校及社区内有重点有层次地展开活动;利用讲座、观摩模拟法庭、户外游戏、观看电影、咨询活动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挣脱自卑,古怪的心态,获得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乐观的面对生活。
2、根据活动进度,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以及他们作为家长的服务职责的支教培训。
四、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在三年内在贵阳农民工社区经验的推广。
经过培训课程的讲解和后期追踪等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培养创建性思维和理念。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他们能自主地组织和参与支教活动为目标。
从大学生团队中挖掘并培养出更多的社团公益爱心人才。培养当地志愿老师、大学生社团等拥有独立展开培训教育活动知识传达的能力。
经过对项目实施质量的监察,提供优质的课程培训和后期服务,让项目有序、优质地发展。
(二)详细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
1、促使学生与家长。
2、以亲子关系的长的交流,使双方均能相互理解与信任,使父亲母亲更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促使孩子的健康成改良和家庭问题的剖析为主。
3、使农民工认识到钱与教育的矛盾、投入与回报的矛盾,正确办理两者的关系,真实把家庭教育的实质落实到位。
4、在此基础上,农民工技术培训(包括心理技术、社会技术)也能够相应展开,引导农民工自己素质的提高,与当地政府及劳动部门联系,组织农民工培训班。
第二阶段目标:
1、维权意识的培养以及法律知识的宣传;
2、心理指导进入深入层次阶段,小组形式持续延续,但度需深入;
3、家访—检查—社区模式;
第三阶段目标:
1、培养具备一定社区组织能力的志愿者及服务站工作人员,为农民工的问题解决提供持续力量;
2、该期活动结束,进行总结性的检查和访谈,用项目报告的形式展示活动成就。
3、经过积极主动地联系民工子弟学校校方管理层及服务站,进行后期社会追踪检查。
五、评估
(一)活动意义评估
以上这些活动能够充分的实现我们“阳光心灵行动”项目的意义—心相连,意相融,为阴霾心灵播撒阳光般的温暖。
项目的宗旨是经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心理指导、教育培训、法律宣传等方式帮助处于城市
难堪状态的农民工及其儿女解决可
社区服务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