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疾病 症状及护理 五官科--薛凤凤
当前1页,共32页,星期日。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白塞病
定义: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度升高,抗PPD抗体则有约40%增高。
当前14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鉴别诊断
2. 针刺反应:这是本病目前唯一的特异性较强的试验。具体做法如下:消毒皮肤,用无菌皮内针头在前臂屈面的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人处的皮肤反应,局部若有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则视为阳性结果。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的检查或肌内注射治疗时,也可出现针刺阳性反应,静脉穿刺的阳性率高于皮内穿刺。
当前15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鉴别诊断
:
①胃肠道X线检查、内镜检查以证实消化道的基本病变。
②腰椎穿刺测颅内压可增高,脑脊液检查约80%有轻度自细胞增高。单核细胞、多核细胞各占一半,33%~65%有蛋白的升高,葡萄糖多在正常范围。
③脑CT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脑磁共振检查对小病灶就更为灵敏。
④肺X线片、高分辨的CT或血管造影、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均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
⑤裂隙灯及眼底血管造影术可发现早期眼损害。
当前16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诊断依据
1. 反复性口腔溃疡:包括轻型小溃疡、较重型大溃疡或疱疹样型溃疡,一年内至少有3反复发作3次,并有下述4项症状中的任何2项相继或同时出现者。
2. 复发性生殖器溃疡或疤痕:必须经医师观察到或由患者本人提供并被确认为是可靠的。
3. 眼损害:包括前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裂隙灯检查时发现玻璃体浑浊或视网膜血管炎。
4. 皮肤损害:包括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及脓性丘疹,未用过糖皮质激素、非青春期者而出现的痤疮样结节。
5. 针刺反应阳性:试验后经24~48小时后由医师判定的阳性反应。
6. HLA-B5呈阳性:该检查有助于诊断。[2]
当前17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容易误诊的疾病
1. 单纯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种最常见的具有反复发作特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多发生于青壮年。唇、颊、舌尖、舌边缘等处黏膜好发。最初,口腔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略隆起),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红点,很快破溃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中央略凹下,表面有灰黄色的苔,周围有狭窄红晕。有自发性剧烈烧灼痛,遇刺激疼痛加剧,影响病人说话与进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而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有口腔溃疡,而且有眼部病变、会阴溃疡和针刺反应等。
当前18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容易误诊的疾病
2. 瑞特综合征:该病也可有眼结膜炎及葡萄膜炎、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易与白塞病相混淆,但该病阴部溃疡较白塞病更深,皮疹以蛎壳样、银屑病和皮肤角化病为主,系统损害轻,无针刺反应和静脉炎。
3. 强直性脊柱炎:无口腔溃疡,常常HLA-B27阳性,严重或晚期者可出现脊柱强直,脊椎关节呈竹节样改变,可与白塞病区别。
当前19页,共32页,星期日。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疾病治疗
1、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重症病例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外阴、皮肤、眼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
2、 局部用药:
口腔溃疡:龙胆紫或锡类散等,如四环素250mg(1片)溶于水中,含漱2 分钟后咽下;%~%洗必泰液、1%硼酸液含漱。
阴部溃疡:抗生素软膏,%醋酸氟羟泼尼松软膏、四环素软膏局部涂药;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眼结合膜炎: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醋酸氢化可的松滴眼液滴眼。眼色素膜炎:散瞳剂+%可的松,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
当前20页,共32页,星期日。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疾病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发热、关节炎、结节红斑,如布洛芬、消炎痛、阿司匹林、奈普生、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等。
:应用指征:①严重的眼部病变;②伴有中枢神经病变急性发作;③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高热;④大动脉炎;⑤严重口腔、外阴溃疡,关节症状;方法:泼尼松30~60mg/d,神经白塞病为60~100mg/d,病情控制后减量,用10mg/d维持量。
当前21页,共32页,星期日。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疾病治疗
:糖皮质激素疗效差或重症白塞病时加用,如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累时。①秋水仙碱:对
白塞综合征(王进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