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研笔记黄雨润 031412272 引言诚实守信是我国优良道德传统之一, 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点,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提倡要“以诚实守信为荣”。正所谓“人而无信, 不可知其也”, 人若不讲信用, 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 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当前,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而与之相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形成了以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从而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不诚信行为大量出现。大学生是社会中一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弄虚作假等社会“毒瘤”。尤其是弄虚作假, 在学术研究中, 学风浮躁、追求功利、弄虚作假, 已不是新闻。学术不诚信不仅会产生学术泡沫, 造成时间、金钱的大量浪费, 而且会严重败坏学术氛围, 影响大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 同时对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科学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最后精神堡垒,他们的崩溃,标志着整个社会的腐坏和堕落。作为探求真理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学术界,其对社会的影响、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调查主题的意义: 由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严重缺失,很多学者都开始关注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为了遏制日趋严重的学术不诚信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调研一:问卷法调查时间: 2015 年3月调查地点:网络调查方式:通过网络媒介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过程: 通过参考文献了解到了成因的原因, 通过网络上的问卷星来导入先前设计好的问卷,利用微信朋友圈, qq ,人人社区,微博等发放电子问卷 100 份,回收 87 份,其中有效问卷 65 份。调查效果: 在大学生论文造假或抄袭的主要原因方面, 在与受调查者的交流中我们得知, 完成回收后开始统计问卷数据了。首先按照第一类问题的答案分类,在这一统计中总数八题有 12 份被选出确定为无效问卷。之后就是对剩下的再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如下,出去 12 张无效问卷, 有效问卷为 65份。在这 65 份问卷中的数据有 8 人是大二, 36 人大三, 21 人大四买。 38的总数中有 35 人会通过查看其它网购消费者的评价来确定商品的质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其他同学都这样, 45% 学生表示对造假行为处罚不严, 40% 同学认为论文与成绩和评优挂钩。完成了此次调查的目的, 此次调查的可以说是效果良好的。调查得出的数据试分析结论的基础, 数据可靠、准确结论才会接近于真实。这次调查所得出的数据基本准确, 对于分析出的结果当然也是比较可靠。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主要取决于数据的来源, 所以此次的结果也是可靠的。对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得出简单结论: 在所调查的在读大学中, 论文造假或抄袭的问题从这几组数据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学术诚信的主流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中出现学术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不在少数,高校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正面临严重的挑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学术诚信调研图1 同学作业抄袭的程度图2 同学考试作弊原因图3 大学生学术诚信主流状况调研二:网络以及纸质调研法调研时间: 2015 年4月调研地点:校园;网络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参加人员:黄雨润调研过程: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高校中。以美国为例, 学术不诚实现象非常严重,作弊在各个年级都是一个发生率高且不断发展的问题。调查表明,大约 55% 的美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过考试作弊行为。 47% 的美国乔治亚州大学生有过考试作弊行为。 46% 的美国 2 年制大学生都承认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至少有过一次考试作弊行为。在我国,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 Chun-Hua Susan Lin 和 Ling-Yu Melody Wen 对高等教育的学术欺骗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他们从考试作弊、作业欺骗、剽窃和伪造档案四个方面对学术的欺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台湾大学生所有种类的欺骗行为的普及率是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份对 892 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 % 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 成绩中等以上的舞弊者占 %. 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急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学术诚信,不仅关乎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鉴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现象的普遍, 以及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何有效的治理学术诚信己经刻不容缓。了解学术诚信的含义, 首先要把握“学术”与“诚信”两个概
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研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